职场“软暴力”指的是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求职者(主要是职场新人)遭受到的精神或物质的不公平的“暴力侵犯”现象。遭遇职场软暴力,一些人都会选择沉默不语,然而它非常不利于健全社会的发展。尤其在求职过程中,很多相亲式的应聘法则,当义工、陪吃饭、做私人保姆等,让很多大学毕业生苦不堪言。
近日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的四川成都举行的“相亲式”招聘会受到广泛关注。这场招聘会的“创新”程度远远超越了过往任何招聘会,以至于让很多人怀疑它背后的动机。不少冷眼旁观的人认为是企业主在变相找“情人”,也有人认为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外表歧视”,而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我看到的是职场的“软暴力”行为。
这种“软暴力”的侵犯,在这场“相亲招聘会”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初出茅庐的女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而想要获得竞争的一席之地,只能默默忍受这种不公。
是什么引发了职场“软暴力”?
高校学生的大量过剩,求职人数严重“供大于求”,致使众多学生不得不放弃理想,委曲求全接受用人单位的条件,各种职场“软暴力”应运而生,也助长了“老总选情人式员工”的事情发生。比如这次“相亲式”招聘,本来是与求职无关的,但是求职者们又不得不尊重老总们的要求,展现一下自己的身材和长相,即便她们认为老总们的目的可能不纯。概而言之,此种相亲式应聘凸显了高校毕业生严重过剩的背景下,一些企业招聘价值极度扭曲,甚至衍生成“软暴力”,侵犯了求职者的利益。
各职业都遭受哪种“软暴力”
职场软暴力在各个行业、各个公司可以说表现不同。
销售助理,加班陪客户吃饭。很多从事过销售类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下班后被领导叫去某某饭局,变相加班加点,陪客户吃喝玩乐。这样的“软暴力”应该是各种“软暴力”行为中伪装得比较好的一种,打着工作和争取业绩的名号剥夺员工私人时间和休息时间,员工还不好找到拒绝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