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未能就业日后未必不强

   2024-02-18 互联网1090
核心提示:不久前在美国作过短期访问的刘清亮说,美国现在流行对专业的定量研究要在3年以上,换言之,对于一个专业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一年

不久前在美国作过短期访问的刘清亮说,美国现在流行对专业的定量研究要在3年以上,换言之,对于一个专业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一年的就业率来衡量,而是应该用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考量。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需要长期考量的例证。有些学生毕业后马上找到工作,有的却找不到工作,甚至一两年都找不到,尤其是现今中文系、法律系等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会在毕业后三五年后都谋不到一个像样的职位,但是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毕业五六年后会在社会上发展得很好。小王2003年毕业后一直处于求职失败的阴影下,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2005年,其间他由于经济窘迫,被迫回校与辅导员和师弟挤住在一起。可如今,他已是软件园的一个部门经理,月薪五六千元,一下子比自己的老师挣得都多。

  个中原因有二,一是有的专业特点是发展后劲强劲,二是本科属于通识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很多突破都要依靠学生自己创造。只要努力,所有的毕业生都可以“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正如青岛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华梁所言,考研并不能彻底解决就业,有时只是让求职方向更加明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