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学毕业生日子哪不好过了?

   2024-02-18 互联网1020
核心提示: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1年《社会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国家重点教育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中,文凭出现贬值现象。当大多数

    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1年《社会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国家重点教育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中,文凭出现贬值现象。当大多数就业人员的工资收入逐年上升时,这些名牌大学毕业生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水平正在下降。(12月16日《重庆晚报》)

  蓝皮书发布后,很多媒体都以“名牌大学毕业生日子也不好过”为题进行炒作。但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眼里,名牌大学毕业生们的日子其实过得挺滋润的,哪有一点不好过的样子。目前名牌大学(“985高校”)本科毕业生初职平均月薪就能达到城镇就业人员的平均月薪水平,比起要养家活口,承受着巨大生活压力的城镇普通职工,只需要养活自己的“985高校”毕业生们拿着同样的工资,好意思说日子不好过吗?更何况这只是初职月薪,起点本来就比一般人高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升职加薪的机会自然更多,日子应该越来越好过才是。

  当然,与他们的前辈相比,现在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无论是工作还是收入,都明显不及。但这与其说是文凭贬值,还不如说是就业竞争加剧造成的。与名牌大学毕业生相比,以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主的城市“蚁族”(学名是“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早就感受到了这提前到来的寒冬。比起初职平均月薪就能达到城镇就业人员平均月薪水平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每月只有1000多元工资的“蚁族”的日子可要难过得多。

  大学生起薪普遍降低,甚至不如农民工,其实并不能怪文凭贬值,只是企业(用人单位)的计薪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按学历定薪变成如今的按岗定薪。以往一直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如今作为职场新人,当然不可能拿到太高的薪水。但工作两三年过后,业务水平和经验都上去了,职位和薪水自然也会相应提高。而按岗定薪与以往只看学历的计薪方式相比,显然更科学也更公平。如果名牌大学毕业生们确实有真才实学,而不是顶着名校的光环唬人,那计薪方式的改变对他们只会更有利。

  文凭贬值某种程度上也并非空穴来风。名牌大学文凭的含金量的确有所降低。这不仅是因为一些名校频频发生的抄袭和学术腐败丑闻让名校长期以来耀眼的光环黯然失色,也与名校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没有与社会需求形成有效对接有关。比起岗位适应能力更强的职校生、大专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名牌大学毕业生实在没有多大优势。

  说白了,名校生本来就不值那么多钱,现在充其量只是价值回归而已。如果高高在上的名校总是放不下架子,不愿按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那名校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不过普通高校毕业生或低学历者,起薪越来越低,甚至低过农民工的那一天可就不远了。到那时,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日子才真的不好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