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想干啥工作,高中就自选职业实习
南开中学国际班首开“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明晰方向、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你的第一次人生职业规划是啥时候?南开中学高一年级27班的33名同学,进校时拿到的高中生涯第一张课程表上,就出现了“生涯规划”课。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职业倾向,选择不同的社会项目并实践。
每周一节实践课
“拍摄场地确定了吗?周五下午开始拍第二幕了哦。”昨天,李坦真忙着为自己小组的微电影《The Elevator》联系拍摄场地。
在李坦真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剧照,他对其中两名“演员”的出镜神态颇为满意。除了一名同班女生,照片里那名男生是特邀参演、来学校访问的德国中学生。小组的五个成员,分别扮演作家、徘徊在感情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女特工、善良的幼儿园老师、失去理想的新闻主播和国会议员。他们一起被困在一个出故障的电梯里,所有人开始回忆自己的人生,最后得到心灵的救赎。
“我们想通过这个微电影,表达对人性和死亡的理解。我们在片中扮演的角色也是我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工作,通过电影的方式展现出来,我觉得很特别。”李坦真说。
李坦真参加的“生涯规划”课程,是南开中学从去年十月开始,首次在国际班开设的一门课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力锻炼或兴趣为基础,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除了理论课时间,从这学期开始,每周五下午3点半提前放学后,都是学生们的实习时间。
学生们的“生涯规划”课程实践方案涵盖了很多内容。正式实践前,同学们需要通过多次修改实践方案,逐渐明确适合自己的社会实践,并撰写活动计划书,进行现场答辩。
帮助学生明晰方向
“现在,我们的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是茫然的,凭一时的兴趣或当时热门专业来选择,但当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对专业和以后要做的工作一点也不喜欢。所以,学生专业也学不好,对就业也没信心。”南开中学学生处主任张莉花兼任了“生涯规划”课的老师。她说,现阶段,我们的中学教育缺少“生涯规划”,学生对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没有明确的认识。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张莉花说,国外一些高中很早之前就有了有别于职业高中、但又带着职业倾向性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同学们一方面明晰了未来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放弃不适合自己的目标。
生涯规划课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尽早确定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规划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