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是毕业季。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逼近700万,被许多网友喻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不少学生和家长眼里,毕业季堪比失业季。坊间有句打油诗说,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戏谑文字背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生活就像是剧作家,我们都是它的演员。就像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一样,能不能就业,如何就业,这也是个问题。只不过,前者是莎士比亚留给哈姆雷特的思考,而后者却是生活留给我们和毕业生的思考。
就业的确是个重大命题。不论是什么角色,在这一台本面前,任由万千思绪飞过想指点江山,匡扶济世;想养家糊口,过好小日子,种种不同背景、不同身家的学子,在走上社会舞台的那一瞬间,甘苦自知。
不可能所有人都演同一个角色。理想和现实,存在着毫无疑问的差距。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北京大学的演讲台上,传出了惊人之语。这是2000年因杀猪闻名的毕业生陆步轩,回母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创业心得时,道出的心声。
此语引来议论无数。想想也是,北大作为高校翘楚,精英摇篮,选拔培养出来的北大人,一定会有过人之处。所到之地,无不被人另眼相待。世俗一点说,如果北大生去卖肉,这笔生意也得被做成大生意。
事实的确如此,陆步轩的肉店已经经营成连锁店。
无独有偶,与陆步轩同出北大一门的陈生,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早已超过2个亿,被人称为广州“猪肉大王”。
“别学我,我那些都是歪门邪道。”这是陈生告诫后来者的一句话。仅从字面的意义上看,陈生的“歪门邪道”与陆步轩的“反面教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卖肉都这么优秀的北大毕业生,会这么说?换言之,我们真的需要把他们看成是歪门邪道和反面教材吗?
还是得回到就业的这个话题上来。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事?有一个最广泛流传的原因是,专业不对口,这个完全是胡说八道。我在美国教过很多学校,香港也教过,内地也教过,我就从来没见过哪一个大学的毕业生是专业对口的。专业不对口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大学生全世界都专业不对口,为什么这么讲?全世界的本科教育是什么宗旨啊?是通才教育,专科才是专才教育,既然是通才教育,当然是专业不对口,这是一定的。
想必北大没有开过卖肉这个专业。郎咸平先生的观点告诉我们,对陆步轩和陈生的话,应该理解成,成功者对事业谦卑的小结,得意者对人生从容的释怀。最重要的是,类似于歪门邪道、反面教材之说,只能让他们自己说,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不能也无权跟着瞎起哄。
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台词。
最近一期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上,史中鹏这位“一天当鬼子死八次”的横店群众演员,面对电视镜头,不仅演绎了各种“死法”,而且无论主持人周立波如何逗他,他始终清晰地向观众坚定地说,自己想演的是八路军战士。
史中鹏生活中的角色是草根,演电影时的角色,还是草根。对于他的期盼和愿望,虽然令人捧腹,但我们依然应该学会尊重,不能也无权跟着瞎起哄。
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台词。
一直不按常理出牌,与史中鹏同姓的史玉柱,上周出人意料地宣布辞任巨人网络CEO后,更在凌晨发微博抒怀:忘掉“史玉柱”这厮吧!俺要踏踏实实做个屌丝。
没有人会否认史玉柱是个传奇。但就是这样的传奇人物竟然想做屌丝,着实费解。这一回,不论是不是炒作,我们都可以不去理会他能不能做成真正的屌丝,但对于“踏踏实实”的具象描述,却是很多人都向往的。所以,冲着这四个字,我们更应该学会尊重,不能也无权跟着瞎起哄。
因为这是属于我们共同的台词。
哈姆雷特问:是否应默默地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 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迎接每一个舞台,做好自己的角色。史上最难就业季,不足为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