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任由“雷人招聘”扰乱大学生就业之门

   2024-03-11 互联网680
核心提示:又到一年毕业季,求职热潮早已涌起。近日,陕西省某学院的宣传栏内张贴了一则颇为雷人的招聘信息,该信息称某企业招聘大学女毕

    又到一年毕业季,求职热潮早已涌起。近日,陕西省某学院的宣传栏内张贴了一则颇为雷人的招聘信息,该信息称某企业招聘大学女毕业生,除要求应聘者的身高外貌学历外,更特别标注“要求酒量一斤”。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加剧,招聘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也五花八门。从“城市户口免谈”“独生子女勿扰”到要求求职者“三年内不能结婚,男友为本地人”,从“限制血型、要求星座、看属相”到“拒收QQ等级25以上网虫”等等,再到如今的“一斤酒量”,频现的雷人招聘信息让不少求职者五味杂陈。

  今年共有699万毕业生参与“求职”角逐,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

  但这些规定落实起来却并不容易。就在不久前,还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某名校硕士、博士韩某因本科并非“985”“211”名校毕业而在求职路上屡屡受挫。学历查三代、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予考虑等招聘“潜规则”,堵上了不少毕业生的求职之门。

  招聘单位为赢得优秀人才左挑右选本无可厚非,但部分雷人招聘信息已涉嫌就业歧视,无形中侵害了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如果任由这种雷人招聘信息泛滥,会干扰大学生求职心态,扰乱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必须要铲除的“负能量”。

  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求职者在谋求理想职位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年来频现的就业歧视、求职纠纷以及黑中介的不法行为,都或多或少损害了求职者的权益,如何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实现求职过程的合法性和公平性亟待解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