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厦门不少企业面临“用工荒”的问题,其实“用工荒”问题是“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也就是技术工人短缺。但另一方面,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却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如何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这对矛盾,让学生“学以致用”,让企业得到人才,实现人才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呢?校企合作就是解决矛盾的一个办法,在近日举办的厦门市校企合作对接现场观摩会上,15家知名企业与技师学院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
根据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调查,在抽查的239家企业当中,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还不到15%,这和发达国家高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中级技工比例在50%以上的情况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厦门市电子、服装等行业存在上万人的用工缺口。而劳动力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缺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用工荒”问题是全国性的问题,在引进技术人才存在困难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想到了“就地取材”,培养本地生源作为人才储备。
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总经理 翁建汉:现在的话 就是厦门的工资跟内地的差距没有那么明显 没有什么优势 厦门的工资跟内地也差不了多少 另外的话 厦门这个房价 物价也越来越高 所以的话 我们招外地的技术工人到厦门的话 碰到很大的困难 所以我们就向刘市长 叶副市长反映这个问题 我们就想到培养当地的学生 培养当地的人才 让当地的人到我们企业里面。
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厦门市副市长 叶重耕:企业的需求 提出的需求 给我们 作为政府部门 如何为企业解决这个技工 有用高素质的技工提出了一个要求 所以 我当时感觉到确实随着厦门的整个产业结构不断的升级 已经从一般的加工贸易这种模式上升到高技术产业了 它对技工的要求越来越高 素质越来越高 我觉得我们在厦门已经有不少的职业技术学校 它们如何跟企业对接 在课程设置方面 能够为企业 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置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 所以当时我就开始在策划这么一个现场观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