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吐槽心酸历程:讨薪难多因合同瑕疵

   2023-09-13 互联网2250
核心提示:2012年的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受此影响,很多企业效益不佳,裁员减薪情况层出不穷。记者调查发现,年关岁末“欠薪的不一定是中小

    2012年的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受此影响,很多企业效益不佳,裁员减薪情况层出不穷。记者调查发现,年关岁末“欠薪的不一定是中小企业,讨薪的不一定是农民工”。

  孙先生是一位职业经理人,2012年初,在猎头的牵线下,跳槽到一家民营粮油公司。

  孙先生:年薪40万,其他那些福利有车补什么的。每个月(工资)应该是三万三,但它每个月只发我一万六,其他的不发,说年底算清。

  入职后,孙先生被派往印尼做市场工作。几个月后,公司以对孙先生的“工作不是很满意”为由,提出跟孙先生解除劳动合同。

  孙先生:我的要求是,把工资缺我的给我补完,按法律规定,该赔多少赔多少,他们答应了。

  公司和孙先生为此经历了几轮谈判,本以为好说好散。没想到两个月后,公司却通知他,谈判这段时间他属于“旷工”,合同由“解除”变成“辞退”。这下补偿金和薪水都没有了,孙先生在劳动仲裁失败后,准备起诉。作为职场老兵,他说这次是栽在合同手里。

  孙先生:很多具体条款没有写,就写年薪40万,后面全是空格。工资的支付方式、薪酬福利、带薪假、休息假期都没具体规定。

  某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杨先生说,没有企业会承认自己“恶意欠薪”,但勒紧裤腰带裁员,薪资纠纷注定少不了。

  杨先生:前几年公司还是盈利的,最近可能尤其是2012年下半年不是特别好。业务萎缩了,人员肯定要减少从人数上减少,控制工资的整体支出。

  财经评论人水皮说,裁员欠薪的情况,跟经济运行状态有关。从2012年的状况看,近年来泡沫最大的行业和领域是重灾区。

  水皮:突出的包括证券行业,另外还有新的公司形态,比如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购、团购。公司都没了,业务停顿了,从业人员的确会出现讨薪难。

  劳动法专业律师马国华介绍,2012年的劳动争议案例与前一年基本持平,但涉外企业案件明显增多,而“举证不力”仍然是最大问题。她再次提醒:劳动者要重视“固定证据”。

  马国华:涉外企业比较多。哪怕是最简单的合同,有个文字依据、电子邮件、或者录音,一定要固定下来。哪怕小纸片,都要留下证据来。

  如何避免走上漫漫讨薪路。前文提到的孙先生以自己的教训总结了一些经验:

  孙先生:第一,双方接触时一定要了解对方企业的背景,和自己是否匹配,文化是否融合?民营企业有很多不规范,这个过程中就会有文化差异;第二是合同内容仔细推敲,双方权利义务规定详细;发生纠纷,证据保全;我也觉得国家在企业管理,从法律上制定更规范、细致的条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