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少企业将“蓝领”职位带到了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蓝领”职位能否与大学毕业生顺利对接,成为眼下人才市场上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招聘方看,不少“蓝领”岗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具有一定知识、善于在学习中积累经验的人才在这些关键技术岗位上工作。在这方面,大学毕业生与其他人群相比优势明显。
但从应聘方看,一些大学毕业生却觉得当“蓝领”与自己“身份”不符。其实,这不仅是对职业岗位的误读,而且会将自身择业范围变窄,甚至错过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现在,很多“蓝领”岗位与“白领”的区分日益模糊,早已不是许多人印象中的“简单操作工”,其中不乏同样有发展空间的优质岗位。对此,大学毕业生也应改变观念,看到一些“蓝领”职位的优越性。
“打铁还需自身硬”。说到底,毕业生们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还需自身具备真才实学。同时也要开阔择业的视野,避免择业“扎堆儿”,勇于尝试不同岗位。毕竟,金子放在哪里都会闪光。
对参加招聘活动的20多家单位采访后发现,只有10%的招聘单位开出的蓝领和白领薪酬基本相同,90%的招聘单位开出的生产一线、技术型的蓝领薪酬,均高于行政管理类的白领,其中最高高出500元/月,而更有一家电器公司表示,在他们那里干上2-3年后,同级别、同等情况的蓝领每月的薪酬起码会比白领高出1000元。
蓝领如今越来越金贵。记者在招聘会上看到,一公司今年为应届本科生开出的底薪为2000元,但转正之后选择做蓝领的和选择做白领的就明显不同了,其中蓝领工作,诸如现场技术员、施工员等工作于生产一线、以技能为主的工作者,每月的总收入在3000-3500元,而行政人员、人力资源助理等的白领月收入则估计在2600-3000元。虽然应届生蓝领和白领收入的差距没那么大,估计在300-400元之间,但负责招聘的该公司相关人士透露,他们公司老总的薪酬政策会明显向蓝领倾斜,每当逢年过节老总会首先想到一线的职员,并且时不时会让蓝领职工感到意外惊喜。“现在蓝领变得越来越金贵,关键是有一技之长的蓝领非常难找。”招聘人员称,每次参加招聘,收到80%的简历是要求“坐办公室”的。“尽管蓝领薪酬已经明显高于白领,但很多大学生还是怕吃苦,依然选择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好、可以定时上下班的白领工作。”
而几乎所有被采访的单位都认为,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供需紧张关系的加剧,有一技之长的蓝领薪酬肯定会比白领增长得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