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hr在筛选简历时,通常会对第一学历提出一定的要求,正规全日制本科---名校等,对一些第一学历是大专,后来读研,都提出简历不符合公司要求,这就是非常典型“学历情结。他们认为优秀的人都应该是从正规大学走出来的,其它----潜意识里就认定不会是优秀人才。
职场不问英雄出处,名校----海归根本就不能代表能力。从第一学历大专到升本然后到读研,这是一条多少坎坷的路,一路上付出的心血要比别人多多少,这样的人通常都更具有积极上进的心态----奋斗的精神-----坚强的毅力,hr应该更看重候选人不断努力学习的上进心与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一个持续的状态,很多正规大学毕业后的人十年里就再也没有学习也没接受过培训,说明部分人已开始落伍了,他还能够适应企业的需要吗?
稳定
一年二次换工作,二年三次换工作的人,确实是跳槽太多了。如果是刚毕业不久的,还可以理解,因为职业生涯不稳定,还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又如何去做?但如果是一个工作近十年了人,还是如此的话,那么这个人确实是比较糊涂。
有个理工科毕业生,刚开始做技术,然后做销售,又去做客服,转眼间毕业五年自己还没明确定位,不这随后他发现自己喜欢与人沟通交流,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于是就认准做售前技术支持,并在三年里做到了经理级,随后跳槽到了一家在行业内知名企业。此时他的简历就很清楚的展现了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轨迹。
肯定大多数人经理在看到这样一份简历时,会因为他前五年的多次跳槽而拒之门外了,这就是因为一种“稳定情结”。一个新人进来不到一年就离职了,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对人资经理说就是一种风险,因此为了避开类似风险,他们就变得非常谨慎。看人更主要是看出候选人潜在的价值,候选人跳槽后的公司是不是规模更大---职位是不是更高----收入是不是更多?是自己主动还是被猎?如果是一路向上,那说明候选人能力与价值是成正比的,成长性非常好。反之---拒之门外。另外频繁也需要定义,一年一次或二年一次,基本还算正常,具体点的话说就还要看行业,有些行业比如:游戏--互联网--3G,这些行业本身就是新兴产业,历史也短,你让人家做三年或者以上根本不现实,一定会被同行给挖走。但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相对来说就可以做得时间久些,因为这些行业积累较多。一些热门行业比如金融--房地产--保险,有点资历的人,想做长估计也不行,都会被猎头给挖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