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网站发布了一份关于“应届毕业生面试爽约”情况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应届生面试爽约率再创新高,近二成的雇主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面临着超过75%的面试爽约率。尽管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求职季”,但是毕业生似乎全然不顾市场的低谷,“从容”和“挑剔”比往年更甚。
据了解,此次调查采取网络在线投票方式,共有2357家企业和1230位应届毕业生在15天内参与调查。调查表明,高爽约率的成因复杂多样。企业HR将其归咎于求职者“职位申请太多,答应的面试太多”以及“毕业生比较挑剔”的最多。受访的应届生也将这两项作为自己“爽约”的主要原因,同时,“企业提供的薪酬比较低”也是他们直接放弃面试机会的原因。
教育部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699万人,成为历年之最,而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毕业生签约率还不及三成。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应届生似乎依然不珍惜宝贵的面试机会。笔者就此现象分析认为:“今年的低签约率和2009年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2009年初,雇主对经济走势正处于观望期,缩减招聘数量成为相对安全的选择。但如今的低签约率则更多是由于年轻人的就业观与以往有所不同,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和对薪酬的期许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学生求职“盲”,HR应对“忙”“职位申请太多,答应的面试太多”是应届生给出最多的面试“爽约”理由,达到25.7%。海投、海申仍然是90后求职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互联网越来越依赖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却呈现“退化”态势。对25位应届生的电话访问显示,在接到面试通知的一刻不知如何回答,到最后就造成面试都答应了,却无法妥善安排时间。有的发现地方不熟或路程较远,就放弃了。与人交往,特别是和比自己年长的职场人士交往、沟通能力的缺乏,也同样反映在大学生的企业实习中,对25位HR的电话访问发现,对实习生的满意度半数以上评价“不如上一年”。
对于爽约原因,有24.3%的雇主认为自己被“放鸽子”的原因是学生面临的选择多、机会多,而学生盲目的投递简历也让他们苦不堪言。笔者介绍:“面谈是雇主招聘的核心环节,为了确保人才和雇主需求匹配,多数企业的招聘面试不止一轮。每安排一次面试,HR事前都会做许多准备,从筛选简历、到确定候选人,安排面试官……被‘爽约’的面试背后,是人力资源部门大量的重复劳动和面对公司用人部门主管的压力。”
求职不匹配,前途不着急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20%的学生承认“其实工作不难找”,只是自己比较挑剔,而挑剔的背后,是对“上班”的缺乏兴趣。受访的学生中竟有超过六成的应届生认为,求职是需要父母帮衬的,如同当年他们的求学和未来的婚姻。
一位受访的毕业生曾被两家雇主看重,但家长认为还可以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慢慢找总有机会的。她表示她的理想工作是成为一位时尚杂志的编辑,但是基本无望,其他“无所谓”了,就听父母的。类似的观点并不少见。毕业生们普遍对自己的定位是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但是在实习、求职和面试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期望的“礼遇”,适合的职业机会更少,这让他们对职场提不起兴趣。“找不到好的宁愿不做”是不少学生更是不少家长普遍的心态,所以“薪酬比较低”、“工作不适合我”成为学生面试“爽约”的藉口。
但显然雇主并不认同,仅有10.1%的雇主认为自己提供的薪酬比较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放缓,这意味着雇主大幅提薪几乎没有可能。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转型,这意味着对人才技能知识的需求正在改变。企业主已经非常努力地在满足学生对薪酬的期望,特别是民营企业,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在薪酬方面做出了很大调整,但学生却依然不买账,90后年轻人自我意识不断加强,习惯进行比较,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发展性和体面程度等均在学生的考量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