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也给了李践很大启发。他说,很多人都知道应当如何去做,可是在付诸行动的时候,却只有很少的人身体力行,这也许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吧。其实当一个人真正悟出道理来的时候,再把理论化为行动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谈及人们为什么害怕行动的原因,李践认为,首先是心态的原因。有些人一行动就想到消极的一面、想到失败,这种恐惧心理摧毁了他们的自信,使他们遇事不敢轻举妄动。其次是人们对发生改变多少都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即使是对代表进步的变革也会这样。再有就是因为不愿付出而害怕采取行动,这可能是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因为付出就意味着"失去",而行动就意味着要付出。
●付出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贫穷
行动的实质就是付出。要成功,就必须明白"舍得"的道理,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有一个寓言讲得非常深刻:甲乙两人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王查看功过簿后说:"你二人前世未作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与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过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人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阎王让两人慎重选择。
甲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说道:"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乙这时已别无选择,就表示甘愿过付出、给予的生活。阎王听后判决道:"甲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辈子当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别人施舍。乙过付出、给予的人生, 来世做富翁,布施行善,帮助别人。"
由此李践指出,付出就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贫穷,快行动起来,用行动表现你的"富有 "。
●心无旁骛地做事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她预感他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 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并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如何、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 做"瓦伦达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