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调查:七成毕业生五年两跳槽

   2023-10-05 互联网1990
核心提示:跳槽频繁企业受不了 华工学子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学校对就业的认识与用人单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错位现象。调查显示,


      跳槽频繁企业受不了

      华工学子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学校对就业的认识与用人单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错位现象。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更注重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受访学生中,有七成人工作5年内至少跳槽两次,很多企业表示“不能忍”。

      谈到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跳槽”现象是一个集中的体验。华工学子在走访一个中小型企业时,有位企业高层颇为生气地说:“我们再也不招大学生了!”细问之下才知道,招来的大学生平均一两年就要跳槽,往往是刚刚在企业完成培训,到了“上手”的时候就走,企业相当于“为他人作嫁衣裳”。在调研结果中,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生跳槽两次及以上的竟然超过70%!

      调查发现,目前在就业市场上最为“吃香”的还是技术类专业。而本科毕业生的主要雇主为民营个体企业、制造业、电信服务业和建筑业。但调查显示,只有约一成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民营企业工作。显然,毕业生的就业期待需要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越早越好

      对大学生来说,就业指导也非常重要。“很多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和活动放在大四,甚至临近毕业前,但这时候往往已经晚了。”钟滔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讲座和活动应该越早开展越好,甚至从大一入校做起。他谈到,很多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主要工作是发布就业信息,但同学们实际最需要的却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以及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女性的收入总体低于男性。在受访者中,月收入高于5000元男性毕业生占到受访男毕业生的15%,而月收入高于5000元的女毕业生占女毕业生群体的不到10%。

      从学历来看,研究生中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最多,大多数本科生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之间,而月收入在1000元~2000元之间的主要为专科生。调查显示,在外企工作的毕业生的工资普遍较高,高于其他性质的单位。

      毕业五年内仅15%能独立买房

      此次调研动用华工6000余名大学生,利用学生寒假回家的机会,深入29个省市自治区,通过走访、采访的方式,取材于在校大学生、已毕业大学生(指毕业0~5年)和用人单位三方,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6510份,产生调研报告1632份。

      2009年,大学毕业生沦为“蚁族”的消息引发关注。目前大学毕业生住房状况如何?调研给出了一组数据:毕业生个人租赁或合租的,占39%;父母及家人购买的,占32%;有能力自己购买的,仅占15%。

      毕业后工资难与高房价抗衡

      调研结果显示,住房问题仍是许多毕业生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目前,已毕业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不高,他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层面,难以与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相抗衡,更不符合他们之前对教育的高投入、高期望。”项目主要负责人钟滔表示,实际现实带来的低回报,让不少毕业生觉得很沮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天之骄子’,变成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储备资源。”毕业大学生是否能够hold住压力,状况着实堪忧。

      部分高职高专就业好过本科

      调研显示,在受访已毕业大学生中,73%已婚。“说明在毕业后5年内,大部分的大学生已经结婚。”钟滔介绍,但这结婚大流中,男女已婚比例差别不大,女性已婚的比例略大于男性,高出1.1个百分点。

      而在签约行业中,部分高职高专专业的签约率高于本科。其中,本科专业签约率最高的为测绘类,为30%;高职高专为地质工程与技术类,为35%,比本科最高签约率高出5%。

      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有下降

      调研还指出,用人单位最为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从企事业单位反馈来看,大学生们留给他们的印象却是,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下降——50%用人单位较满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32.1%的用人单位觉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般;有超过10%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满意。

      钟滔介绍,大学生思想素质水平下降主要表现在,诚信问题缺失严重、奉献精神不够、人文素质不高等。举例来说,为了增加就业砝码,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自荐书中,伪造各类证书、冒充学生干部、编造工作经历,更有学生为了让自己“心中有底”,草率与不理想企业签约,一旦遇上更好的就毁约。据悉,大学生在民企的跳槽率相当高,多达36.5%的毕业生,有过至少两次的跳槽经历。

      机关国企尤其“重男轻女”

      用人单位“重男轻女”?30%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会将性别作为考虑因素,其中,国企和政府机关表现尤为明显。

      女性不仅在招聘这一关遇到门槛,在收入方面也是略逊一筹。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毕业生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其中,20%的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32%在2000—3000元之间。而在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大军中,女性所占比例超过60%,大大高于男性。在高收入领域,特别是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已毕业男生,占总男性受访者的15%,女性仅占10%。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