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价格应考虑哪些因素?,运用价格引诱消费者上钩,降价也会造成反效果。
如何才能订出好的价格?如果订得太高,产品卖不出去;价格太低,又会赚不到钱。为何对手的价格那么高,还是有大排长龙的人潮抢购?明明价格已经降得很低了,却仍是乏人问津?如何拿捏产品定价、销售数量以及销售利润的三角关系?看似简单的一个数字,却是一连串精密的计算而产生的结果。《Cheers》杂志本期邀请了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张重昭教授,及P&G宝侨家品企划部副总经理,分别针对基本的理论架构与管理实务提出深入的分析与经验的分享。
谈到定价,有太多事情要考虑,让人摸不着头绪。
要如何厘清复杂的成本利润关系?
什么样的价格,最容易打动消费者的心理?降价真的能带动买气吗?
这些问题背后只有一个原则:
好的价格,不仅能吸引消费者购买,又能兼顾到公司的利润。
定价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订出一个数字就可以,事实上还要考虑到很多复杂的因素。定价的好与坏对公司的影响很大。好的价格不仅可以提高产品销售,同时能获得不错的利润。
严格来说,定价包含两个部分,首先你要确定产品的价格区间,是要定高价、中价、或低价?然后再进行细部的微调,假设你确定产品的价格区间是2万元左右,那是要定21,000还是19,900?
决定价格应考虑哪些因素?
要决定产品的价格区间,就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
1.成本。
做生意总不希望赔钱,所以一定要知道成本是多少。这其中可能包括了销货成本,也就是制造所发生的成本,另外还有销管成本,例如广告、行政、或是其它费用的分摊等等。你必须将所有相关的成本加总计算之后,得出「总单位成本」,这就是你的底价。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不可能订出比这个更低的价格。
2.需求。
你的产品不是卖给所有不同的人,而是特定的目标顾客群。如果目标顾客群对你的产品的需求是强的,定价可以高一些;如果需求是弱的,就不可能定太高的价格。
3.竞争。
除了成本与需求的因素之外,还必须考量到竞争对手。除非是独占事业,否则市场上一定有其它很多的厂商提供类似的产品,消费者不一定要买你的产品,他可以有很多的选择。
所以,刚刚提到的目标顾客群的需求程度,其实也和竞争的情况有关。如果市场有相当多类似的产品,目标顾客群对于你的产品的需求自然比较弱。
4.上市时机。
一般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导入期、成长期、与成熟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定价。
就像许多新科技产品刚上市时,定价都非常高,因为初期没有其它的竞争对手加入,厂商希望透过高价能快速回收投资的成本,这就是所谓的「去脂定价法」(skimmingpric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