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清晨,记者从开江县城出发,来到海拔1034米的灵岩乡天宝寨村,见到了高山生态养殖场业主周明春。这位曾就职于重庆市一家外资企业的“都市白领”,初尝返乡创业的滋味。
记者赶到时,恰巧碰到一名重庆客商前来洽谈项目。“我们需要5000只生态羊,货到立即付款,但关键是羊的品质!”重庆客商问。
“没有问题,我们的生态羊有权威部门的检验报告,请你现场观摩我们饲养羊的全过程。”周明春答,并陪同重庆客商一道走进占地150亩的高山养殖场,只见一群群黑白相间的羊或在草丛低头觅食,或三三两两相互嬉戏,好不热闹。当即,重庆客商与周明春签下订货合同。
“最让人感动的是,我们这些微小企业从成立到壮大,都得到了当地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是在他们‘保姆式’服务中成长。”周明春告诉记者,今年渝洽会上,通过该县招商局和灵岩乡政府有关领导多方推介,他认识了这名重庆客商,经多方考察,今天正式签下订单。
“在你看来,养殖场发展壮大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记者问。
“资金,绝对是资金!”周明春说,“今年川渝市场对梅花鹿、野猪等特种产品需求量大,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技术人员对养殖场地进行了规划,并承诺提供技术服务,乡政府也将土地调配到位。然而,微小企业贷款难。万事俱备,只欠资金。”
此外,对市场的把握也是难题。“作为农业微小企业,市场预测只能靠自己在外企工作时积累的经验,因此,我们缺少的是对市场信息的敏锐捕捉。”周明春说。
在创业过程中,周明春交的每一笔“学费”都是对市场预测不准。2007年投资养鸡,结果遇上鸡价下滑,导致当年亏损35万余元。随后,他便与西南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西南大学提供市场预测和技术服务,每年对养殖场的工人进行培训,这才让养殖场走出困境。
“微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和多方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壮大。”周明春满怀期望地说。
□唐启兵 本报记者 庞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