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召回门后再陷标签门 过期威娜更换标签出售

   2023-12-16 1440
核心提示:宝洁近来有点烦。在上月遭遇漱口水“召回门”之后,上周末又陷入安徽总代理将过期威娜更换标签出售的风波之中。据举报人孙某介绍,现已注销的原合肥亚格贸易有限公司是宝洁旗下威娜产品的安徽总代理,自2009年以来便不断将大量过期标签撕掉,重新贴上未过期商标后销售。接受了举报的工商部门人员在原亚格仓库内查处了大量疑似更换商标的产品和尚未粘贴的标签。

  对此宝洁客服人员表示,产品的生产日期跟条码、批号都是机打而非黏贴,不会出现类似情况。但有业内人士透露,威娜1981年与天津第一日用化学厂合资,1995年成为德国威娜下属独资企业,后者在2003年被宝洁收购之后,便关闭了在天津的生产线,后期所有产品全部产自泰国等地,因此瓶身的介绍等才由国内总经销商贴上中文标签,并存在被省级代理撕下重贴的可能。而宝洁官方截至发稿时并未对该事件做出进一步回复。

  事实上,昨日也是宝洁在华召回欧乐-B并退款的最后期限。因检测到微生物指标与内控标准不符,宝洁7月中旬在全球召回该漱口水,其中两款共30000余瓶涉及中国市场。但这轮主动召回却因繁琐的程序而遭受质疑,且退款时间仅有一个月,过时不候,难免令人联想到2006年轰动一时的SK -Ⅱ事件后退货的一波三折。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两桩事件社会反应不小,但从整体销售额看对宝洁影响不会很大。“在漱口水市场中,强生的李施德林和高露洁的贝齿是主导产品,均超过宝洁的佳洁士和欧乐-B,此外还有威露士、皓乐齿、舒客等品牌在旁搅局,一直不是宝洁的强势领域。而在专业美发市场,虽然威娜与欧莱雅、施华蔻、歌薇并称四大国际美发品牌,声称占领了国内10000多家发廊,但已被欧莱雅凭借旗下卡诗、欧莱雅、美奇丝覆盖高中低三端,以合力超越。一方面,联合利华以4亿美元收购了TIG I之后,2015年在华目标销售额超3亿,去年资生堂也正式涉足专业美发,竞争者众;另一方面这一百亿规模的领域可谓无比混乱,假货横行,区区威娜标签事件还只是‘毛毛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gaofa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