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者没养老保险 因孩子无法入学痛哭

   2023-01-12 10040

市教育局出新规,“缴纳养老保险”成门槛

  “这些家长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想在这个辖区上学,可提供不了相关材料。”高新区教育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称,这是今年市教育局的规定,“我们也是严格按照市里的招生方案和规定执行”。

  如果在市里打零工或做小买卖,没有用工单位,也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更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这些人的孩子该如何上学?对此,该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摇头表示:“具体咋解决真不知道。”

  随后,记者和家长们一同来到高新区银杏小学南校区,得知校方“已经把他们提供的证明材料拿去审查了”。

 

县区大量生源流入城市,市区接纳能力已饱和

  那么,教育部门为何要出台这样的政策、他们的初衷是什么?昨日下午5时35分,记者电话联系了安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科科长唐波。

  唐波说,出现这样的事情,她心里也不是滋味,但作为教育局,要从全局考虑,为更多孩子的学习环境着想。“现在许多人并不在安阳市区务工,就是想让孩子到市区上学。好多家长看见别人的孩子到市里上学,就比着来。而且这样的家长还不是少数”。

  唐波坦言,出台这一规定,是为了限制县区大量生源进入城市,造成生源不均衡。“近几年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流入城市,市区小学的接纳能力已达到饱和,如果周边县区的学生无限制进入,市区学校将会‘崩盘’,老师都讲不成课,对市区的学生也不公平。”

  因此,新生入学采取了劳动部门对务工人员的认定标准:在本城市工作半年以上,并缴纳“五险”。通过限制,一是分别真假外来务工人员,二是对孩子负责,只有家长工作稳定,孩子才能有稳定的学习环境。

  对于这一规定是否剥夺了部分孩子的受教育权,唐波解释说,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是户口所在地的县区解决,而不是都集中到城市中来。省政府还专门出台有一份工作意见,明确规定:“对无用工单位或营业执照的其他务工人员,需提供就业证明材料及其识别办法,由流入地县级教育部门会同当地有关部门确定。”

  唐波说,他们制定这一限定政策时,参考了全国及省内的其他城市的经验,但各地的具体内容并不一样,都是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今年安阳是第一年制定政策,或许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争取让所有符合要求的孩子有学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