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璐

柴璐
走进《中国报道》实习,经验欠缺疯狂恶补
四年如一日的吐字练声、铿锵顿挫的新闻播送、温婉流畅的长篇通讯、诗歌朗诵大赛的澎湃激情……在柴璐走进《中国报道》实习时统统归零。
面对经验与实践的缺失,实习期的柴璐在八小时上班时间之外,开始疯狂“自我恶补”:柴璐把A4纸订成厚厚一沓,一笔一划在上面写下“新闻基础自我培训”几个大字,看报纸、作剪贴、写电视,柴璐使尽自己每一分力气使自己思想丰满起来、笔头流畅起来、技巧娴熟起来。而一次又一次的采访磨练与实践,在与智者长辈的交流沟通中,柴璐也获得了自己难得的成长机会。
提起柴璐,李海明主任赞口不绝。1999年,李主任刚刚接管《海峡两岸》不久,那时候的《海峡两岸》内容形式都很陈旧,收视经常拖后腿,大刀阔斧的改革即将开始。“柴璐是学播音主持的,她刚来应聘的时候是想做主持人,但是我们都觉得她刚毕业没多久,又是一张娃娃脸,可能驾驭不了这档政治性比较强的节目,所以决定让她做编导。”与自己主持梦想擦身而过,柴璐却从来没有放弃。李主任说:“柴璐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奋、不张扬。”她不太喜欢跟朋友出去吃吃喝喝那些事情,她经常一个人加班做节目,一个人看书学习。工作特别认真,而且她总是在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实力。她一边工作一边拿下了清华大学的硕士学历。“我经常拿柴璐当例子教育组里的其他人,不要忙于表面的工作,要向柴璐一样知道学习、充实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