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的三种境界和修为

   2024-03-11 城市经济导报670

商场亦战场,中国企业家们不缺昂扬斗志。但当黯淡了刀光剑影,企业面对自己——这个最大敌人时,是否能真正领悟“文治”、“武功”?也许,这时我们应该细细品味曾国藩赠给其弟曾国荃的一副对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10年来,笔者接触过众多的老板,也见证了太多的商海沉浮,见得多了,就会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出来。其实中国的企业家虽多,但无非只有三种境界:草商、儒商和哲商,如果要用动物来比喻,那就是土狼、猎豹与大象。

  三种境界:草商、儒商、哲商

  草商,指不需要也不太喜欢动脑筋,目光不长远但富有冒险精神实干主义的“草莽英雄”,他们为生存而奋斗,凭经验管理、靠直觉做事,敏于行,纳于言,拙于思,“小脑发达,大脑不发达”。这些人就是商业丛林中的土狼,体格强健,四处奔跑,永不疲倦,永不言败。这些人构成了中国企业家的主体,80%以上的大小总裁们都是这样的类型。

  企业家第二种境界是儒商:以知识武装自己、具有“士魂商才”的商人。所谓士魂,就是这种企业家在市场大潮里沉浮多年,必然会要严格遵守商业道德,诚信为本,谋利有度;所谓商才,指的是这类企业家在商场中修炼有成,善于抓住商机、把握经营之要,圆融管理智慧,熟练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他们正像以敏捷和速度著称的猎豹,嗅觉敏锐,行动快捷,能够巧妙地避开陷阱,迅猛地抓住猎物,并且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修炼出对危险和机会特殊的直觉。他们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熟悉每一种利益格局,懂得在灰色领域如何灵活自如地穿行。在中国企业家中,儒商占的比例不会超过20%。

  而哲商,顾名思义,就是商人和哲人的结合体,是用智慧统率知识的新商人,在他们的经营运作中体现出来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他们就像草原中的大象一样,站得高、看得远,走得虽慢,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累积雄厚的实力。这些人平时看起来四平八稳、不轻易出手,但随便跺跺脚,商界就要晃三晃。

  在商界中,这类的哲商屈指可数。在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事方式往往也让土狼、猎豹们难以理解、无法认同。例如美国前总统布什上任后,宣布了1.6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其中包括将每年减少300亿美元的遗产税。这对富人是个利好消息,可是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索罗斯等120名富翁却联名上书,反对政府取消遗产税:不能允许我们的第二代不劳而获!他们如果不劳而获,会使他们跟同时代的年轻人处于不公平的竞争情况,这种现象会影响美国未来长久的国力!心里时刻装着国家与社会。

  这就是哲商们的情怀,他们以企业为平台,以财富为力量,以报效社会为己任,以利益众生为追求,在企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同时也实现生命升华和智慧圆满。哲商也是商人的最高境界。

  读什么:企业家的五种能力

  草商总是想成为儒商,儒商们也很羡慕哲商。而由草商到儒商、再由儒商到哲商,关键就在读书。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读书的企业家不少,但认为读书有大用的企业家却不多。其实关键就是很多的企业家还不会选书、而我们也缺乏对企业家读书的引导。

  企业家是一群主体意识极强的人,很少迷失自我。他们能轻松判断出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并善于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实现目标,对于读书,他们也有着不同常人的判断。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博士曾著文《坚决反对企业家多读书》,他写道:“我不反对读书,我反对的是过多读书,我也不是反对所有人多读书,我独反对企业家多读书。”其理由便是“世上的好书本不多”,适合企业家读的更少。而调查中也表明,影响企业界人士购书热情的最主要因素便是书籍的实用性。可见,企业家们不是不愿读书,而是缺乏好书,总裁们不是不想读书,而是难得找到适合他们的书。

  美国管理学者Hill便指出,企业家的学习是一种最独特的管理学习,它与一般经理主管和员工的在职培训不同。

  首先,企业家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途径依赖性,与其教育背景、经验经历与个性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历越高的企业家对读书的兴趣越浓、体会越深。

  其次,企业家是一种屁股指挥脑袋的职业。你屁股没坐到那个位置上,你永远也不会有与那个位置相匹配的思维。企业家的学习内容与其企业所处的阶段有着直接的关系。以餐饮业为例,一个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总裁,关心的可能是战略、创新、资本运作,自然会胸怀天下;一个酒楼的总经理,关心的可能是客户需求、市场变化,但始终离不开吃喝二字;而一个街头路尾的小吃店老板,又是厨师又是跑堂,脑袋里面自然就只剩下了锅碗瓢盆。

  庄子说,夏虫无以语冰,企业管理如此,企业家读书也如此;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家是需要读不同的书的,别人的良药,可能是你的毒药,每个企业家读书都应结合自己的兴趣、企业的需求,有所选择、有所专一,这样才能真正把书读得进去,又读得出来。

  在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企业家首先应该培育的是与企业规程相关的、通用性的能力,即人际沟通能力、人员选择和培养的能力;其次是与企业规程相关的特定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构建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能力;

  当企业发展到成长阶段,企业家就应该强调与企业增长相关的独特性的能力,即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和具有组织文化特性的能力;

  当企业发展到快速成长阶段,需要企业家在创新能力和创造远景方面有所突破,并且强化对企业家的培养;

  而当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为了支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其与企业增长相关的、通用性的能力,即变革管理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同时深化对独特组织文化和核心能力的培育;

  但这四种能力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企业家的个人修炼能力之上。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能力的作用强度及重要性是不同的,对企业家的能力要求也是在动态变化的。因此,草商、儒商和哲商所读的书也应各有不同。

  草商——“急功近利”地读书

  据说有人曾向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求教:“企业家的责任究竟是使企业保持赢利,还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呢?”大师的回答是:“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活着。”草商们正处于谋求生存阶段,他们的首要责任是“活着”——让企业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前活下去,那此时草商们读书的方向就应该是“急功近利”,缺什么补什么、能马上运用的就学、能马上创造财富的就学,否则以后再说。

  上文提到,对草商最重要的是Ⅰ类能力和Ⅱ类能力,而美国Training House总裁Scott B. Parry博士对IBM、AT&T、柯达等企业中的高层优秀管理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影响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表现有12项关键能力,这12项核心才能也正是草商们读书的最好索引。

  儒商——急用先学地读书

  儒商们明白,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必须从经验型企业转变为制度型企业。经验型企业的管理者依靠个人能力和过去积累的经验取得成功,但制度型企业是一定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知识,并且本身要完成一个蜕变,国外的管理学家给出了一个公式,相信对儒商们应当有参照系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总裁=企业远景的传教士(规划战略、善于创新)+团队选择和建设者(识才用人、打造团队)+专注的经理人(精通战术、督导有力)。

  儒商的核心能力,首先应当有公司“传教士”的能力,包括不断描绘企业光明的前景,并在员工脑海中反复强化,形成对员工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并且以视野和冒险精神,承担责任;第二个核心能力是具有企业团队的选择和建设能力,通过娴熟的用人技巧,促进团队合作;同时,儒商也必须是个高效、专注的经理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才能让下属敬重。

  儒商们可以从这个公式出发,为自己定个学习计划,最急迫、最重要的先读,而不急迫但对自身进步和企业成长重要的下一步再读。建议儒商们可以找套引进版的MBA教材,通读一遍,再与自己所想所行相互对照、相互印证,如此对于儒商们应该会大有帮助。

  哲商——海纳百川地读书

  “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到了哲商的境界,需要磨炼的已经不是简单做事做人的技巧,而是将知识系统化,海纳百川,力求自成一家之言了。哲商读书,就要向深度、广度延伸,书读得越多越杂,眼光越远,胸怀越宽,思想境界自然也越高。此时哲商的阅读对象,可以拓展到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等范畴。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思想,通过思想的进步带动企业升级。

  “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的企业推向悬崖峭壁的人,才会对学习置若罔闻。”日本松下公司老总松下幸之助告诫说。中国风险投资界“教父”、信中利投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汪潮涌也曾说:“读书帮助创造财富,同时,它也是拥有财富后享受财富的工具。”虽然伟大的企业家没有一个是读书读出来的,但会读书、爱读书的总裁才能更好地做大做强做自己。企业家们,拥抱属于自己的读书时代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gaofa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