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如何人性化裁员

   2023-02-10 互联网5990
核心提示:登录|注册|RSS首页新商业创业板创业参考黑马大展台调查电子杂志互联网正文主持人:策划:嘉宾:梁冬:太美科技控股执行董事、总

登录|注册|RSS

  • 首页新商业创业板创业参考黑马大展台调 查电子杂志 互联网 > 正文

    主持人:

    策划:

    嘉宾:

    梁冬:太美科技控股执行董事、总裁,历任百度副总裁,凤凰卫视主编、主持人

    周一:《创业家》

    刘力:人众人教育董事长

    高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邓涛:Google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

    梁冬:太美科技 

    (本栏目由《创业家》杂志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及新浪网合办,主持人和嘉宾均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

    冬天来了,你准备好如何过冬了吗?或者你已经为此焦虑了整整半年了,自从奥运会结束股市急转直下、中国的出口危机加剧、次贷危机雪上加霜后,能够心平气和呆在办公室的创业家恐怕屈指可数了。或者你的各种顾问班子已经帮你想了一堆办法了,我知道你已经做了许多艰难的尝试,我知道你已经削减了许多开支,我知道你是最讲究感情的,那份关于裁员的报告你已经锁在抽屉里几个月了,但是现在你不得不考虑如何面对了。

    是不是一定要裁员,有没有可以更准确的(至少试图准确)判断这一时刻的标准?裁掉哪些人,怎么面对那些曾与你共事数年的老同事,怎样可以在裁员中做得更有人情味?对于那些留下的员工怎样才能使他们有信心与公司共渡难关?请倾听人众人教育董事长刘力、Google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邓涛以及太美科技控股总裁梁冬的精彩观点。

    高福利有效吗?

    梁冬:当宏观经济形势开始变坏的时候,大家没有马上感觉到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但是已有很多企业倒闭和裁员,还有更多的企业也面临倒闭和裁员。因为信心的缺失,导致投入减少,包括企业在用人方面更加谨慎。我想先请问刘力,你们每天为不同的企业做培训,最近感觉到你们的业务量减少吗?

    刘力:坦白讲,区域上有差异。主要是在南方,我们南方公司11月、12月份是我们的旺季,因为平常一般的机构没有时间培训,到了年底就集中花钱。但最近广东、深圳一些客户开始退单,本来他们都是提前几个月预定的,但现在他们说的很直白,就是经济紧张,培训暂缓,退掉和延迟预定的培训订单,观望一段,先把现金捂住。我们在20多天里退了百万之多,有几十家企业,至少跟往年比减少了20%。跟当年SARS期间有些象,当然比SARS要好。现在华南最明显,华东次之,北京地区感受不是特别深。广东地区的客户更敏感,公司开始制定过冬计划,这个计划里首先想的就是能不花的钱就不花。

    邓涛:因为人众人做的主要业务是培训,很多公司要节省成本第一个砍的就是培训,所以这个很正常。第二个就是华东、华南、华北,这个区域特征也基本上反映出我们经济的特征,华南沿海地区是我们最前沿、最敏感的地区。

    梁冬:邓涛来自美国公司,虽然说Google不是一家金融公司,但是第一Google的整个公司已经和美国经济紧密结合到一起了;第二就是Google有大量的现金,其实没钱还好,有钱就要花,你一定要做各种投资,有投资就有各种问题,所以这会不会影响到你们在远东地区的Google中国?

    邓涛:第一,影响现在看不到;第二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Google是一个很年轻的公司,才10年的历史,上市才4年,它还是在发展的阶段。很多公司是在其他地区有影响,在中国仍然是作为发展重点来投资的,但中国占Google全球的业务比重很小,要说对我们北美市场,确实也会有影响。

    梁冬:Google会裁员吗?

    邓涛:Google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说要裁员。现在外面在传说Google把招聘冻结了,其实不是,我们只是放慢、减缓了。

    梁冬:我们对人才,尤其是最优秀的人才需求非常大,但经济的放缓也令我们在选拔和使用人才上多少有一点担忧。我们知道很多公司为了吸引人才而变成高福利的公司,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延续这种政策,如果需要裁员怎么办?

    刘力:我们是一个民营公司,我们的人事政策和工资政策肯定不是高福利的,我们给的就是平台。如果他参加过我们的培训,他就是这路人,你不给他钱他也愿意干。另外一方面是他们来了以后我们用事业感召他,物质上的激励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原来我们觉得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你真正做了企业之后,发现根本不是。在大量的相关调查中,员工满意度的排序上,收入、待遇这些东西绝对不是第一、第二的。员工更在乎他们在这里有没有发展空间。

    梁冬:像人众人这种公司都是你们去激励别人的,你们的员工是非常了解各种激励方法的,当你用这些方法去激励他们时,他们吃不吃这套?

    刘力:我们的人基本上都属于自我激励型的,我们的办公室几乎晚上十点半以前没有灭灯的。而且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加入这个事业之后,他会比较珍惜这个机会,因为公司内部设计了一套符合自己运作的竞争机制,不是一潭死水,他要不努力,会有人替代他。

    梁冬:你对高福利的有效性感到怀疑吗?

    刘力:我不是怀疑,但在整个国民经济都大规模衰退时,高福利公司还有什么选择呢?这个问题会变得很敏感,因为关系到个人的利益。我的经验是越是最敏感的问题越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我觉得要是我的话,就会很简单地告诉你,你的福利没有了,这个时候我能保住你的饭碗就不错了,那个时候人们的期望也已经降到最低了。

    人情味儿从“选员”开始

    邓涛:我觉得经济遇到一些问题,遇到挑战的话,正好是对一个企业文化的考验。你招什么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与你共度难关?是在今天裁员的时候再考虑人性化,还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人性化。如果只是这时候才考虑这一问题,我觉得太晚了,你做得再人性化也没有意义了,裁员就是裁员,还有什么人性化可言?

    梁冬:我想问问刘力,你们招人的时候,你怎么样用简单的方法评估这个人是不是一个自我激励型的人?

    刘力:我的工具就是我的产品,因为对此我有得天独厚的机会,所有的人在决定可以不可以录用的时候,必须要过一关,就是拉到我的基地去,参加艰苦训练,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哪些人适合我们,因为在那种非常严酷的训练下,人基本上是没法装的。

    梁冬:会不会有人投诉你们说虐待劳工?

    刘力:说实话,这是他们非常难得的一次人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最后留下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经得住考验的。其实谁也不能说是火眼金睛,但是这些拓展训练是我们的便利条件。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淘汰,培训师的淘汰率至少在60%到70%,最后剩下的人,基本上相对不错。

    梁冬:这么筛选,会不会有一个问题,你的福利不好,没有足够大的基数愿意参加你的筛选?

    刘力:我们在招人时,一定是在入门时把“狠话”说足,不能说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公司、我们有很好的福利、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你可以成为全球最好的培训师。我基本上不说好话,我把最狠的事先说了。但是当他成为员工的时候要善待他,他有什么困难都要帮助他——包括经济上的,这个时候他会觉得是意外的惊喜,因为之前没有人和他说这个。

    梁冬:你们和Google正好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公司,Google总是人还没有进来时就告诉人家有免费的午餐,有很好的福利。Google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公司?员工的期望值很高,进来后会不会反而不满?

    邓涛:这个会有的,我们不像刘总招的都是有经验的人,我们招的很多工程师都是大学毕业生。Google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我们有很多吸引人才的地方,报酬是和绩效挂钩的,你做得好不好每个星期、每个季度都要看的。我们会提供很好的环境。

    梁冬:在招人的时候这些优秀员工自我期望都很高,怎么激励他们?

    刘力:我们公司的升迁基本上是两条线,第一条线是经营管理,各个学校的校长、客户总监、培训总监、营销总监等管理岗位。培训公司最重要的是培训师,所以我们是双轨制。当你做了公司首席培训师的时候,你的待遇和公司总裁是一样的;当你做了高级培训师的时候,你的待遇和总监是一样的,就是业务和行政岗位是一一对应起来的。所以怎么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重要,要有一个相对公平的、透明的薪酬。

    裁员的人性化

    梁冬:要留住员工,一个前提就是公司在发展。但是如果公司出现了收缩,如何进行人员的调整?

    刘力:这一定是渐进的过程,不会说突然有一天就发生公司要裁员的情况。SARS是我们最大的危机,但是想想SARS时人众人是怎么做的呢?当时我全国的业务都要停掉,而且不知道会持续多久。我给所有的员工写了一封信,和他们谈了谈家常,但这只是沟通的一种态度而已,重要的是行动。从我开始,那时候就拿一块钱生活费,当时所有高管——包括员工,纷纷给公司写信,主动要求减薪,我回想那个场面是非常感动的。

    当时我承诺,现在我们共渡难关,一旦公司业绩好了以后,都给你们补回来。我感觉那段时间,公司形成了一种空前的凝聚力,我们内部开始搞培训。后来我发现,之后几年我们做的很多新产品,都是在那一两个月里研发出来的。没有生意了,大家开始学习研发新产品、新项目,其实员工觉得很充实。我们当时要求管理层一律减薪,员工一点不减。当然也有员工给我写信说,只要公司没关门,我的工资就应该一分钱都不能少。

    梁冬:对这种员工你怎么看?

    刘力:这是识人的最好阶段,我觉得能同甘苦,不一定能共富贵;但是不能同甘苦,我也不愿意和他共富贵。这个时候是公司非常好的团队建设机会,就是识人、看人,在动荡当中、在危机当中考验你的员工,考验你的管理,考验你的队伍。其实从这个意义来讲,对企业未必是坏事。到裁员就是真没招了,应该有几步做,第一步可以停止一切加班,然后休假,然后减福利,走到裁员肯定是最后一步了,那时候要保留的一定是你最核心的骨干。

    梁冬:通常公司的核心骨干占公司的多少?

    刘力:二八开。对那些因为经济萧条被裁掉的员工,我和他们讲,一旦公司好了以后,我首先找你。裁员没有什么人性化的,就是很残酷的,你走了,饭碗没有了,越是这样的事越要直接沟通。

    邓涛:刘总已经做的很人性化了,我在惠普的时候,惠普就曾经做过从CEO开始减薪。关于人性化刚才刘总说得非常好,他基本上从头到尾都讲到了。我觉得在做到人性化方面,沟通特别重要,尽早和员工讲,让他准备好,而且我觉得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或者是雇主,你要帮助员工培养能力,将来遇到这种情况,他可以很容易的有自救的办法。

    梁冬:我们也知道惠普历经了多次经济的繁荣、衰退。对于很多公司,被迫要裁员的时候,都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提前通知员工?这里有一个风险,IT公司最重要的是数据库,如果要提前通知他,是否会带来公司知识流失的风险,这样你是否被迫用比较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邓涛:这就和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还和法律有关系,要守法。你不能说今天我通知你要裁员,你就要怎么样。通常我们先是会通知员工,一段时间内,他还是公司员工,他可以寻求公司的帮助或内部机会,公司也可以提供求职辅导的帮助。

    梁冬:你不担心他把公司资料拷贝出去吗?

    刘力:现在的社会,你以为员工只在被裁员的时候才想到这手吗?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核心的商业秘密要保护好,另外就是被员工拿走这份我还有一份,这就行了。

    梁冬:我有一个难题,当年我们要裁一个员工,是因为整个组织部门要裁掉。因为他是我的员工,我就给他写了一份推荐信,还写得很好的,我告诉别人他是自动辞职的。结果这个员工左手拿着我说他多么优秀的推荐信,右手说我们是裁员的,说要把我们告到法庭,说公司言行不一致,发生这种事情怎么办?

    邓涛:坦白的说大家都不会以公司的名义写推荐信。

    梁冬:我是以个人的名义写的,但我是他的老板啊。

    邓涛:这个就是所谓的人性化,非常人性化就是以心比心来对别人。我做了24年人力资源工作了,经历了6家公司,没有一例上法庭的,我参与处理过很多的人。有人还因为这个事情成为最好的朋友。我们应防止和避免这种偏激行为的发生。

    梁冬: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寻找自我激励型的员工,如何帮助每个员工成长;同时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困境,每个企业如何做一些自我调整。不见得我们今天就能得到答案,但是我们今天找到了一个方向,就是以后在员工的筛选上要小心谨慎。

    未来员工选用甚至会影响到我们企业的战略选择,比如说以后大家会乐意于建立更小的组织,尽量把业务外包。我们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做员工鉴别,同时我们要花更多时间做公司文化建设,避免员工离心离德的事情发生。这也是我们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课时获得的有益经验。

    梁冬:如果有些朋友现在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业,你们两位有什么建议?

    刘力:现在经济有一些下滑,所以要先把最坏的情况想好,然后问自己能不能接受。不要老想我很潇洒,要想到最坏的可能,比如会流落街头,这种情况你是否可以坦然接受。如果你想清楚了,你就去做。

    邓涛:危机就是有危险也有机会。如果你要创业,先想好在这种危机下,你的机会在哪里,另外就是创业的人千万不能患得患失。


    > 相关报道 评论区 已有0条评论

    [所有评论]

    阅读排行榜更多>
      乐视网:“神 奇”通过创业板审核 业内惊呼“荒诞”逃离绵阳东方财富网: 拼用户造就的神话是比亚迪“杀 了”丰田?要身价还是要 自由——马云创业兄弟的不同人生牛文文:无锡 模式一公里地铁的对价乐视网要“玩 残”创业板 视频业人士惊呼“神奇”乐普医疗:还 能持续成长吗?孙正义:半生激 情与梦想创业,去不去 产业园? \ 热门关键字更多>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管理团队 | 广告业务 | 友情链接 | sitemap
      Copyright 《创业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08104010号\\\

  •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