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厘头逗笑辛苦港人
四片连霸香港票房
“你觉得周星驰有商业头脑吗?”
香港导演李力持哈哈大笑。他与周星驰相识30多年、合作过多部电影,是当年第一个请周星驰拍戏的导演,《他来自江湖》、《盖世豪侠》等让周星驰在香港家喻户晓。他反问记者,“你是想逗我吗?他的新片在内地的票房都那么高了,我会说没有商业头脑吗?”
周星驰早期的影迷,是在今天被称为屌丝的群体:草根、小人物。1982年刚刚进入演艺行业的他只能跑龙套,根本养活不了自己,妈妈每天都要辛苦工作养家。
1988年,周星驰在舞厅里偶遇万能电影公司大老板李修贤,得到了宝贵机会:在新片《霹雳先锋》里扮演一个浪荡江湖的小弟。
新人周星驰就此崭露头角,并以“无厘头”红遍香港。李力持这样解释无厘头喜剧的时代背景,“那时候香港普通人的生活过得很辛苦,一个人通常都要兼两份工,这种轻松好笑的电影让人很放松。”爆笑“,就是这时出现的名词。”
上世纪90年代,周星驰的《赌侠》、《逃学威龙》、《审死官》和《唐伯虎点秋香》创下“四连霸”的香港票房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