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虽然上涨,但人们省钱过好日子的渴望并未改变。除去传统的打折促销抢购,一种消费新模式在今年风生水起,甚至只用10个月时间就创造了10亿元的市场规模,这就是团购。在“省钱”需求中捞金的不止团购网站,还有各种传统零售商家。并且为团购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的SNS网站、支付服务商和物流服务商也在不断壮大,团购引发的全产业链机遇正在加速发酵……
“80后”创业者月盈利数万
“今年物价一直在涨,日常开支明显增多,所以平时购物就很在意能不能节省一点。”在北京CBD上班的蔡芸表示,“越来越关注打折信息,比如哪些服装店、影院、饭店等消费场所在搞活动。这样少则节省十几块钱,多则百元以上,但收集这些零碎信息通常很麻烦。”
如今,类似蔡芸这样想省钱又怕麻烦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专门提供深度折扣的产业随之浮出水面,这就是网络团购,而网络团购最初的拥趸者包括一批刚毕业的“80后”大学生。
向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大学毕业找工作时,也正是团购和团购网站真正活跃起来的5月份,向武盯上了这个刚刚兴起的行业。
“谁都有省钱的心,团购网站正适合用户的需求,并且创业门槛比较低。”据介绍,向武注册“搜团网”域名并开始运营时,整个团队仅6人,办公场所不足80平方米。“在5月份正式上线前三天,我们在长沙市中心推出5块公车广告,并雇人在长沙的写字楼集中区域派发传单。”向武对最初的创业经历印象深刻,“上线第一款商品是原价96元的咖啡,团购价仅38元,一下子就团出了371份。紧随其后推出的甜品,一次性团出了772份。如此好的成绩,让整个团队信心大增。”
据介绍,搜团网上线第一个月就实现盈利,“对于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说,一个月数万元的纯利润在当时已十分可观”。向武认为,团购模式能把用户的“省钱”需求和商家的“挣钱”需求很好地对接起来,从而产生市场规模效应,这也是为什么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团购能逆势发展壮大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商家愿意推出团购。很多日销售额不足千元的商家,团购帮助他们日销售额过万元,有些商家甚至能通过团购‘起死回生’。”
目前,搜团网已经拥有20多名员工,办公面积也扩大到400平方米,8月份又开通了北京站。“北京的机遇将更大”,向武表示,搜团网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像向武这样通过团购找到创业新机遇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中山大学潘文伟等三人创办的5151团甚至早早获得投资人青睐,首轮融资就达2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