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15个月里,伯克希尔以3.44亿美元收购了28家日报。当然,这也正是投资者所意外的,在以往的致股东信和年报中,巴菲特不止一次告诉过投资者,报纸行业的发行量、广告和利润将一定会下降,这个预测至今仍然不变。而且其在此次致股东信中还表示,买入的这些资产也远达不到其所要求的规模标准。
巴菲特到底想做些什么?巴菲特在信中称,查理和他都热爱报纸,若经济价值合理,便会出手收购,即使他们远不符合伯克希尔的规模门槛。至于为何如今开始看好纸媒行业,巴菲特却用了很大一个篇幅来叙述。
巴菲特指出,只要一家报纸是所在社区唯一的报纸,它的利润注定会非常好,无论管理的好还是不好都区别不大。正像一位南方出版商所说的:我的社会地位归功于2个伟大的美国制度裙带关系和垄断。
但是不可否认,如今的纸媒在不停地发展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端。首当其冲的就是时效性,股票市场行情和国家赛事信息在新闻出版前就变成了旧闻。互联网提供了广泛的关于工作和家庭信息。电视给观众轰炸各种政治的、地区的和国际的新闻。在一个接一个的领域,报纸已经失去了龙头地位。当他们的受众减少后,他们的广告也跟着减少了。
资料显示,巴菲特年幼时有过一段充当报童的经历,那些年月,他将报纸扔到订户的家门口。在去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好友比尔·盖茨甚至玩起了扔报纸的游戏。
难道巴菲特收购报纸是因为个人感情?这对于一个纵横股市数十余年的大亨来说应该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谈到,报纸这个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说服读者为其在线新闻内容付费。“我从未耳闻这样的商业计划,即它以纸质收费的形式提供内容,却以免费的网络形式为读者提供相同的内容。”
然而,我们看到,纸媒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逐渐改变,出版商们都已经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报纸。这些怎么会导致印刷报纸的销量锐减呢?下降的发行量导致报纸对广告客户来说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良性循环”反转了。
巴菲特相信,报纸给紧密的社区传递了综合的和可信赖的信息,加上明智的互联网策略,报纸将会在长时间内保持竞争力。其不认为减少新闻内容或改变出版频率会成功。其实,稀少的新闻报道将会一定导致稀少的读者。目前有些城镇报纸采用非每日出版的方式,在短期内可能会提高利润,长期看注定会减少报纸的实用性。巴菲特的目标是保持报纸刊载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并让认为有价值的读者适当付费,无论是实物报纸还是网上报纸。
2012年全年未动,
今年初收购食品业巨头亨氏
巴菲特在2012年做出了一件令投资者诧异的行为,其整个一年都未进行大规模并购,股东们一直在质疑其公司坐拥469亿美元现金是否应该考虑分红。而巴菲特表示只要公司账面价值能够持续增长并且股价上涨合理,就会继续坚持不分红策略。
在信中,巴菲特对未能实现一宗重要并购感到遗憾。“我去年追猎了几只大象,但还是空手而归。”
不过在今年初,巴菲特的猎枪扳机已经扣响。上月中旬,巴菲特联手3G资本以230亿美元收购食品业巨头亨氏集团。对此巴菲特表示满意,并将继续寻求新收购。他表示,“我们仍有足够的现金,而且现金额还在快速增长。”
除了3G资本和伯克希尔各出资40亿美元购买普通股,伯克希尔还将出资80亿美元购买优先股。这些优先股除了能获得每年9%的股息意外,还将享有如下的两个优先权:1。在某些时点,他可能会出现一个明显溢价的回购;2。这些优先股让伯克希尔优先享受购买亨氏5%股权的权利。
然而业内人士分析,亨氏每一美元股份背有6美元债务这一比例令公司债券持有人和评级机构感到不安。巴菲特对此感到愤慨,因为他不打算将亨氏转手卖掉。
其实,就算亨氏亏损,巴菲特的控股公司也能收到优先股股利。只有在破产情形下,伯克希尔才会遇到风险。即便亨氏真的破产,伯克希尔也可以解决掉其他债权人。伯克希尔有权以极低的成本重组亨氏,这实质上消除了它的风险。
收购亨氏之后,巴菲特显然心情非常好,其在致股东信中表示,“芒格和我已再次穿上远征服装,并继续寻找大象。”巴菲特的下一步是做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他说,“在我看来,最愚蠢的投资是购买长期国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