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家族四代同堂18人住在一起 有钱全家平均分

   2023-01-12 互联网7920
核心提示:中间一排从左到右:小儿子夫妇、钱绍文夫妇、长子夫妇;上面一排从左到右:小女儿夫妇、二女儿夫妇、长女夫妇、长孙夫妇;最下面

 

中间一排从左到右:小儿子夫妇、钱绍文夫妇、长子夫妇;上面一排从左到右:小女儿夫妇、二女儿夫妇、长女夫妇、长孙夫妇;最下面为孙子、曾孙辈。

  在临海市区,有一个钱姓大家族,13年来,6户人家18个人住在一起,已是四世同堂。

  老爷子钱绍文73岁,膝下5个子女。除了二女儿钱巧萍在外当老师,其他人吃住都在一起。

  1楼除了仓库,还设了公共食堂和2个洗手间。各家各户的餐具和洗漱用品一溜儿摆放。

  2楼有5间卧室,每个卧室住着一户家庭,分属4个子女和长孙。2楼公共露台是6户人家晾晒衣服的地方。公共洗衣机一台,夏天换衣多的时候得排队洗。

  老爷子夫妇住在1楼。子女工作忙的时候,他负责做一日三餐。“每天光大米就要吃掉十几斤。”老爷子说,为了把一大家子人吃的菜驮回来,子女们给他配了专用电瓶车。

  平时谁回来晚了,锅里总热着饭。

  生活开支公款买单

  昨天,老爷子说,其实,每户人家在临海市区都有房子,但大家就是喜欢住在一起。算起来,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有13年了。

  13年前,长子钱海欧和长女钱晓春开始做副食品批发生意,成立临海市蒙发贸易有限公司,钱海欧任总经理。

  刚起步,两家人起早摸黑地推销,很苦很难。后来小儿子夫妇和小女儿夫妇加入,前几年长孙钱李俊也跟着做生意。

  “进了钱家大门,全由集体开支。”钱海欧说,合伙13年来,一大家子人的资金收支全在一起。

  大家口头约定,无论功劳多少,公司的股份平摊,5户人家各占2成。后来加入的小儿子、小女儿刚入股时可以打“白条”,等来年赚了钱再把利润当股本。

  平常的菜、生活用品、常用药品和小孩吃的零食都集体公款统一购买,平均分配,到年底再一起结算。

  包括总经理在内,每人每月从做出纳的小女儿那支取1000元生活费。如果1000块钱不够用,或者有买房、小孩上学等大笔开支,可以额外支取公款,在公司能力范围内多少不限。额外支取的公款年底结算时从各自的分红里扣。

  兄弟姐妹抱团创业

  提起为什么要搞“平均主义”,钱海欧说了一件事。

  20年前,钱海欧办了家纺织厂,由于竞争激烈,亏了30多万元。“当时兄弟姐妹们都掏钱,能借就借。大妹把所有钱都拿出来了,二妹把房子都抵押了。”

  钱海欧说,当时他一直在想,等有机会赚钱了,大家一起投资,齐心才有力量。

  加入前,小女儿钱春萍在上海开办公用品店,单独在外创业不容易,于是她也结束了上海的生意回来了。

  5户人家按个人的能力分工,各尽所能。钱海欧作为当家人,相对忙得多,进货、产品推广都离不开他。

  “没有谁监督,大家靠自觉,有事就干,没事休息。”钱海欧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