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超腾 王霞
2010年,中国股市在近万亿元巨额融资等因素影响下,交出了全年下跌14.3%、排名全球股市倒数第三的答卷,这样的表现显然难以让人感到满意。
记者采访南宁市一些证券营业部的负责人,通过有关统计数据了解到,大多数邕城股民在去年没有赚到钱;而有数万股民参与的调查显示,去年有约7成股民亏钱。谁在跌市中乘风破浪赚到了钱,又是谁亏了钱?赚钱的人和亏钱的人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供我们参考?
勤做功课100万变200万
股民:方先生
股龄:15年
2010年投资收益率:约110%
脸谱:喜悦
炒股模式:随机应变,中线为主,短线为辅
虽然在去年沪深股指下跌的情况下获利约110%,资产由近100万元飙升至210万元,但南宁股民方先生提起这个在旁人眼中满是艳羡的战绩时,还是连说“不满意”。
方先生1995年入市,目前在南宁市一家金融单位工作。尽管是老股民了,但他的资产累积期也就在近几年。“早几年为了解决人生几件大事——买房子、娶妻子、生孩子,那点工资全投进去了,基本没剩什么钱炒股,都是小打小闹。”方先生介绍,由于在上轮牛市中抓到了几只牛股,他赚到了股市里的“第一桶金”,同时也使他对炒股的兴趣大增,开始花很多精力琢磨股市。到2009年9月时,他账户里已经有了70万元资产。
2010年,方先生以将近100万元起步,到年底账户资产再上新台阶,炒至210万元。“我在潍材动力赚了大约30%,在棕榈园林赚了20%左右,在华光股份赚了20%左右,另外还有包钢稀土是赚钱的,云南锗业基本打了个平手。操作失误的主要是新宙邦和熊猫烟花。”对于自己去年炒过什么股,方先生能脱口而出,这与他的操作风格有很大关系——他同时持有的股票一般不超过两只,且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操作,因此一年下来他碰过的股票仅在10只左右。可惜的是,好不容易抓到了潍材动力、棕榈园林这些去年翻番的牛股,他却没能骑得稳,中途落“牛”,错失了大段涨势。
去年在熊猫烟花上的“滑铁卢之战”,也让方先生很是懊恼。去年6月下旬,沪指从2500点低位继续坠落,市场出现恐慌,认为跌至1800点的人不在少数,方先生有点乱了阵脚,将14元多买入的熊猫烟花斩掉,亏了10多万元,但该股很快见底11.92元之后反弹至20元以上。“本来可以赚30多万元的,结果倒亏10多万元,可见炒股的心态有多重要。这方面我还要继续修炼。”方先生将这次失误戏称为“一辆宝马开进了邕江里”,悔得他肠子都青了。
虽然方先生对自己去年的操作不满意,但在大市下跌14.31%、约七成股民亏损的情况下,他翻番的战绩堪称“惊艳”了。“没有诀窍,就是靠自己钻研股市。”
“选准股票是最重要的。”方先生觉得,只要看准了一只股票的大趋势,小波动甚至是回调都不足惧,因为这些都是暂时的,它最终还是会上涨。当然,要选准股票,就要考功力了。方先生是一个很勤做功课的股民,每天投入在股市中的精力很多。白天为了盯盘,这几年来他没睡过一个午觉;每天晚上,他还会抽出大约两个小时上网浏览各种财经消息、行业动态、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以及外盘的交易情况。
以赛马实业为例,他正是通过跟踪行业动态,得知水泥价格出现上涨后决定介入的。他选股通常有以下几大原则:一是总股本一般不超过5亿股,流通盘最好小一点;其二,业绩要好;其三,看主业是否稳定,主要收入来源是否来自主业;其四,所属行业是否处于上升周期;其五,坚决不追高,涨幅已大的股票通常不碰。此外,最好兼具一些热点概念,如赛马实业除了具备上述特征外,还具有西部概念、整体上市概念、年报高送转概念等。“两元多的每股收益,股价才30多元,有什么理由不涨?”方先生说。
与很多股民不同,方先生炒股有一个特点:即使是中线看好的股票,他也喜欢短线高抛低吸,“炒股除了炒钞票,还炒快乐,一动不动还有什么意思?而且多操作才能一直对市场保持感觉,这对锻炼自己的判断力很重要”。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短线趋势,方先生特意购买了炒股软件,可以看到十档买卖盘,操作时他就是通过这些数据决定买卖——上面挂出的卖盘大大多于买盘时,他就考虑先卖出;相反,则考虑介入。经过几年的磨练,他已经造就了“十次短线七八次成功”的本事。
展望2011年,方先生认为机会不多,操作难度更大,指数能涨至3300点就不错了,而低点他看到2300点。近期他打算空仓一段时间,等二季度加息周期明朗之后再择机而动。
感悟2010:现在的方先生,在朋友和同事圈子里有了不少“粉丝”。他坦言,自己炒股的动力最初来自于生活的压力,但渐渐的,炒股成了乐趣。“像我们这种工薪一族,在还贷压力大、物价高飞的情况下,如果光靠那点工资,真没什么奔头。现在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了这一生可能通过工资都没办法赚到的钱。”方先生觉得,炒股不需要靠别人,不需要搞关系,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了自己双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