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荣茂3年再造世茂 凯德模式优化升级[图]

   2023-04-12 互联网4050

  探索优化凯德模式

  截至2010年末,世茂股份资产负债率60.8%,净负债率为29.2%,长期借款43 亿元,货币资金40.6 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仅为27 亿元,此外还有13 亿元应收预售款。今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9.3%,净负债率则上升至40.0%,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0.72 元,显示出加快开工对资金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对此,陈汝侠表示,由于销售一直有资金回笼,虽然上半年拿了三块地,目前实际在手的现金情况仍然变化不大,负债率可能增加了一些,但仍在60%左右。

  随着宏观调控日益严厉,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渠道也在逐渐收紧。2010年6月,世茂股份公司董事会撤销了增发议案。在增发无望的形势下,世茂股份从2010年5月开始到今年3月,先后5次借道信托,融资规模达20亿元。今年4月,中铁信托披露,世茂股份有意通过信托融资1亿元,以解资金需求之渴。但陈汝侠称,信托要走流程审批,公告披露的并不代表会做,要跟相关单位谈,有些到目前并没有实施。

  而目前有消息称,银监部门要求信托公司严控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对于房地产信托余额较大的信托公司,要求“规模要实现稳中有降”;对于房地产信托新增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要求“把握好节奏,严格控制增速”。这无疑又让开发商融资变得雪上加霜。

  对于信托收紧,陈汝侠似乎并不担心:“我们目前已成立专门的部门,准备发商业地产基金,有几十个亿元的规模,用在自己的项目上。应该三季度就可以推出,首推人民币基金。这是我们融资渠道的一个突破。REITs国家还没放开,传说年内会上市,我们随时做好了准备,有些项目我们2009年就准备了,现在两年过去,比较好的成熟的项目更多了,可以选择的打包余地更大,只要REITs推出来,定价合适的话,我们就会做。”

  凯德PE+REITs的模式一直为业内津津乐道,先通过PE投资商业项目,进行开发、运营、管理,再等合适时机通过REITs打包上市,构建REITs高分红及资产升值收益的退出通道。目前,国内多家房企纷纷以凯德为标杆打造新的业务模式,世茂股份也不例外。

  “我们的商业地产基金发行就相当于一个产业PE,并且和REITs是前后脚密不可分的。对于我们来说,资金取得与凯德有异曲同工之处,意义重大。但退出方式上与凯德有很大区别。举例来说,同样是REITs,凯德是开发物业持有运营,我们主要是销售,未来70%销售、30%持有,不单PE资金支持项目配套,同时通过销售回笼资金,体现利润,运营一段时间再通过REITs退出,资金流会很充裕。同样规模的PE,我们所做的项目和创造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凯德,比凯德模式发展步伐更快,优化了凯德模式。”陈汝侠说。

  按照构想,世茂股份将把商业地产基金作为一个常态,通过事业部的运作打通资金渠道,一旦与REITs结合,未来将有爆发式的增长,资产急速膨胀。陈汝侠指出,世茂股份目前的资产规模与2009年重组时相比,增长已超过50%,明年的规模与重组时相比等于再造一个世茂股份。“通过基金运作,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再造一个全新的世茂股份,强力的资金来源保障了加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