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五金人生 40岁前一定要做对的5件事

   2023-05-12 互联网3850

  第三件事:买自住房并尽快还完房贷

买自住房的好处是,稳定家庭生活,对工作更投入,强迫储蓄?帮房东养房不如帮自己存房,价值波动相对较低,以房养老,可以在自宅终老。提前还款,省息并非最大的动力,许多人相信随着通货膨胀,贷款年限越长越划算。殊不知背债是理财的大敌,尤其是自住房是消费性资产,越早结束这种消费投入,能帮助你越早将结余投入到积累资本上。

  第四件事:趁年轻逐步买够医疗保险

年纪越大买医疗保险保费越贵,核保越严。当然也不是乱买,医疗保险最好占年收入1成以内,保费支出以不超过总收入10%为宜,因为保险并不需要一次性配置完毕,以后随年龄增加、收入增加和家庭情况变化,再逐步补充完善。但是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情况可能会改变,面临的核保风险也会增加,保费也越来越贵,因此应当从年轻时就考虑给自己配置一份基础的意外险和健康险。

医疗险的优先购买顺序为:意外医疗险﹥重大疾病险﹥住院费用及补贴﹥寿险

优先配置一份意外险,是为了防范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意外情况。作为一类基础性险种,意外险属于消费型险种,价格也相对便宜,可以保障意外造成的身故或残疾,及意外发生时需要到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报销和补贴。平均每年花500元以内的费用投保意外险就够了,可以保障到20~30万元的身故或残疾保额,加全年最高30000元左右的意外医疗保障。

长期重疾险一般为20年缴费,平均每年保费大约为3000元,一旦遭遇重大疾病时可一次性得到一笔不小的治疗费。同时,这类保险还具有“有病治病,没病养老”的意义,老年时如果仍然平安健康,这笔钱可以得到增值并用于养老。此外,你还可在重疾主险后附加上住院费用和住院补贴等保障,每年只需多消费几百元的保费即可获得约5000元/次的住院费用和每天100元左右的住院补贴等。但这类保险均属于消费型险种,不具有返还功能。

寿险则是以防万一,加大身故方面保障,万一不幸,家人可一次性得到一笔生活备用金。现在虽然看起来年轻,身体好,但须知重大疾病已年轻化,如今空气污染、食品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就业压力太大,风险无所不在,为了避免万一重病给家里带来巨大经济压力,每个人在年轻时就都要做一个准备:假如真的那么倒霉呢?

  第五件事:储存现金流资产

优质的高股息股票与房租收入,长期稳赚不赔,可以优先考虑,当然优质的高股息股票也要在低位用好价钱买入,才能长期安稳地期待现金流入袋。至于租金,必须扣掉房贷、税金后还有结余,也就是有正现金流的才是好屋。

俗话说20岁比拼体力,30岁比拼脑力,40岁比拼财力,等到40岁时再来规划就已经迟了。

年纪越大买医疗保险保费越贵,核保越严。当然也不是乱买,医疗保险最好占年收入1成以内,保费支出以不超过总收入10%为宜,因为保险并不需要一次性配置完毕,以后随年龄增加、收入增加和家庭情况变化,再逐步补充完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