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生活流:打

   2023-07-11 互联网2760
核心提示:  腊月二十九(22日)一大早,正该是每家置办饭菜、忙碌团圆的岁除日,59岁的刘秀里却犯上了愁。  提着从稻香村买来的年糕,口

 

  腊月二十九(22日)一大早,正该是每家置办饭菜、忙碌团圆的“岁除”日,59岁的刘秀里却犯上了愁。

  提着从稻香村买来的年糕,口袋里装着一沓子刚从银行换的崭新“红包钱”,刘秀里站在陶然(微博)亭附近一家工行门口,反复看着手里的银行宣传单,犹豫究竟该给今年2岁的小孙女买点“压岁理财”产品,或者索性把余钱都投资“春节理财限量版”。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刘秀里一边跟记者说起“老理儿”,一边琢磨着,重新走进银行。

  刘秀里说,这几年她的余钱买过股票、基金,还炒过纸黄金,“但回头想想,这些哪能买本书看看就会呢,还是交给专业的打理,心里踏实”。于是,最近她又迷上了银行林林总总的理财产品,“手里还有好几万吧,过节前准备都投了”,刘秀里说。

  刚刚过去的2011年,蹦跳的股市、走高的物价、低迷的利息,各种因素推动中国理财市场“大步快跑”,更多刘秀里们因此加入“存款搬家”的行列。统计显示,中国去年共有22379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同比增长97%。仅2011年前三个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已经达到13.35万亿元人民币,让人眼热心跳。

  很多从一年之始就“希望有点好收成”的中国百姓,更是早早盘算怎么让春节里“人闲钱不闲”。象刘秀里这样打好“算盘”过大年,成为不少城市人的必修课。

  春节前,不少人纷纷上网“晒春节开销”:最高预计八万,最低的也要上千元:红包、年货、回家路费、家人礼物、聚餐、新衣等等各种花费,这不到一周的“年关”,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钱关”。

  但调查也显示,春节固然是国人一年中消费的最高峰,却也是每年理财市场的“掘金期”。春节里,各类交易市场纷纷闭市,人们手里的闲钱也多起来。记者了解到,仅北京各家银行,就几乎家家都有量身定做的“春节版理财产品”:或打春节假日牌,或看准压岁钱理财,一些银行30天左右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甚至达到6%,几乎比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息高出十倍。

  中国工商银行一位理财分析师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理财”概念早从3-5年前就开始兴起,但今年尤其兴盛,已经从早几年没有产品可选,变成现在不知道该选哪种产品。他直言,“投资渠道多了,让大家有钱可花,也更敢花钱。”而北京理财规划师协会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张国栋也认为,“理财”并不是小事,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扶持,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宽阔的投资渠道,使家庭资产健康增长,“让每个家庭都能翻着自己‘小账本’精打细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