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欢喜过大年,包里准备三五千。亲朋好友团团坐,节后变成年清族。”论坛上,有网友作打油诗戏谑春节的账单。然而,在不同年代的人眼里,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份账单的呢?昨日,记者采访了不同年龄的人物,请他们亮亮自己的春节账单。这一份份账单,也晒出了一幅幅不同的生活图景。
60年代表情:平淡
-采访对象:岑女士
-工作性质:有稳定收入的公务员
春节情景:岑女士是家里的“主心骨”,春节期间购买年货、给孩子添新衣等工作都是由她来完成。利用春节七天假的时间,岑女士带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去青秀山、花花大世界等地方走了一圈,吃喝玩乐都很开心。
春节账单:
年货3000元
给孩子和丈夫买新衣新鞋4000元
购买新家电5000元
红包2000元
出行费用1500元
其他费用2000元
80年代表情:有淡定有叫苦
-采访对象:郭小姐
-工作性质:大学老师兼职做家教
春节情景:郭小姐每个月工资加上兼职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但因为没有年终奖,过年的支出全部都是从工资中拿。这个春节打算拿出一半来作为春节花销。春节期间,郭小姐给父母买一些礼物,给长辈及小孩一些压岁钱,有所超支。
春节账单:
压岁钱1500元
出行费用300元
年货100元
朋友聚餐100元
给家人购买礼物800元
给自己买衣服及化妆品9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