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每逢春节,大家都要回家团聚。婆家、娘家、自己家三个地方,到了年关遇难关,到底在哪过年成了很多80后的独生子女夫妻面对的难题。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传统型:在婆家过年,初三回门
“还是按传统来吧,虽然妈妈也不太高兴,但这样做双方老人都能接受。”80后的于洁说,每到春节,她很想陪自己父母过年,可丈夫也是独生子,不忍心扔下公公婆婆独自过年。
于洁家住梨树,丈夫马军是敦化人。纠结于回谁家过年,小夫妻没少吵架。最后他们心平气和地谈了一次,决定还是按传统,除夕在婆婆家过年,初三回门,小两口的决定双方老人都接受了。
“这两年都是两地折腾,挺累的,春节就7天假期,路上要耽误两三天,回到长春没等恢复过来就上班了,可没办法,为了让老人开心嘛,只能自己累点了!”小于说,等将来有条件了,把老人都接到长春,这样过年就方便了。
三合一型:一起过年快乐多
“把双方老人接到一起过年啊!”小王说,他们家非常热闹,三家六口人一起过年。
小王和妻子小张都是长春人,双方老人分别住朝阳区和经开区。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去谁家过年曾一度难住了小夫妻。“都在长春市,干脆一起过年!”小王提出建议,双方老人一致赞同。每年腊月二十七八,小夫妻就开始采购年货,然后把双方老人接到一起,六口人一起过年。
“已经这样过了4个春节了,挺热闹的,打麻将、打扑克都够手,还有人干活,双方老人走得也越来越近。”小王说。
奔波型:上午双阳 下午长春
春节前几天,新婚的小李和老公小邢犯了难。小李的爸爸和公公都在除夕过生日,怎么办?小李很纠结,“回家陪爸爸过生日、过年吧,我是新婚第一年,习俗上说不过去,可爸爸的生日也不能不过啊!”小李也想把双方老人接到一起,可父母不同意。
“那就先给我爸过生日,再回你家过年!”小李和老公商量后,除夕那天,两人开车回双阳小李家,陪小李爸爸过了生日,吃了午饭后,又返回长春,给公公过了生日,在婆家过了大年。
各回各家型:两方老人都不冷落
“各回各家吧,谁的老人都需要儿女陪,尤其是过年。”周丽说,结婚3年来,每年她都回家陪自己的父母,公婆也理解,丈夫也支持。周丽家在蛟河,她丈夫在通化,每年过年一放假,两人各自买好车票,各回各家。过了初三,一方再到另一方家中团聚,“虽然有点小遗憾,可不想让父母过年时伤心,就只能这样了。”
还有的小夫妻是轮流型过年的,结婚第一年在婆家过,第二年在娘家过,依次类推。“这样哪家也挑不出来理,我们也少奔波一趟。”周丽的同事刘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