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花钱理所当然”……春节将至,“晒晒回家过年要花多少钱”,成为在外工作一年的“80后”之间最“热”的话题。
人情往来用掉俩月收入
“今年过年至少得花4000块!”1月24日,在省会工作、准备回唐山老家过年的单身“80后”王林,在博客里“晒”出了自己的“春节预算”:来回路费500,孝敬父母2000,给其他长辈买礼品600,侄子、外甥的红包每人100共需400,同学聚会请客至少500……
而在吴超、陆娜这对“80后”小夫妻的过年花费清单上,“总计金额”已冲破万元大关:“来回路费花去一个月收入、人情往来用掉俩月收入。双方老、小,哪边不给或少给一点儿都不行……”
少则数千,多则上万,这样的“团圆钱”,对于工作不久、“家底儿”尚薄,且正面临婚嫁或买房、生娃“任务”的“80后”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负担。
不想落个“抠门儿”名声
“老家在农村,好不容易出来一个留在城里工作的大学生,过年回家舍不得花钱,不光说明自己混得不好,还丢家人的脸。”“大过年的,谁也不想落个抠门儿的名声。反正一年就这么一次,咬咬牙就过去了!”
虽说很多“80后”都坦言,一到过年都“特舍得花钱”,甚至很多时候是在“过度消费”,但在他们看来,这是维系亲情、友情、乡情的必要成本。
过年花得多,父母最心疼
“孩子过年花那么多钱,做父母的其实最心疼!”看着孩子们过年“撒钱”,“80后”的父母们更多的是担忧。“过年花钱得有计划。我们越来越不能‘挣’了,孩子还这么可劲儿花,万一有个突发情况要用钱,肯定得抓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