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恶意软件收集用户信息 130元每套仍在卖

   2023-05-12 互联网3410
核心提示:    今日,中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将正式实施。但昨日记

  



  今日,中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将正式实施。但昨日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目前仍有网站宣称可查询个人信息,有网友表示,由于该标准的实施并没有具体的细则,因此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效果或打折。而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了的数据显示,2012年新增手机木马及恶意软件、手机恶意广告插件347665款,感染手机5.5亿人次。

  据了解,《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中明确规定在个人信息的收集阶段需要具有特定、明确、合法的目的。收集前要采用个人信息主体易知悉的方式,向个人信息主体明确告知。

  尤其是不可以直接向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收集个人敏感信息,确需收集其个人敏感信息需要征得其法定监护人的明示同意。收集阶段告知的个人信息使用目的达到后,需要立即删除个人信息;如需继续处理个人敏感信息,要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

  调查:近三成恶意软件收集用户信息

  本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仍有网站宣传给钱即可获得相关个人信息。在一声称可“查全国车主个人身份信息”的网站上,记者发现该网站宣传可详细获知车主的“居住地址、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发动机号码”,并明码标价仅售130元一套。同时,在该网站上找不到任何ICP备案信息,“客服”也只留下一个QQ号。记者试图联系该QQ,但加了几次都没有获得通过成为其好友。而更令记者吃惊的是,一打开该网站,立即就会被安全的正版杀毒软件提醒记者的浏览器首页被试图修改。

  “调查”网站还提供QQ聊天记录

  同时,目前以“商务调查”为名义的网站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该网站打着私家侦探的旗号,自称可以向客户提供查询他人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户籍、手机短信内容、通话记录、QQ聊天记录等一系列服务。与前面售卖车主信息的网站不同,这类网站还能根据客户需求来提供他人的隐私信息。网站首页上就展示了一系列该公司“专业人士”跟踪偷拍的图像,其中不乏一些含有不雅内容的照片。当记者询问对方是否有成功的案例,价格是多少时候,客服人员以商业秘密为由,不能提供案例,同时,要记者先付订金再谈合作,并称他们网站首页有企业营业执照的照片,但记者发现,很明显这些营业执照的图片都被处理过,尺寸极小,根本无法辨认上面的详细信息,更无从辨别营业执照的真伪。瑞星安全专家昨日表示,根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显然,这类“商务调查”网站,其实就是非法窃取个人信息的黑中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