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岗工人到百万富翁 小散如何2年收益10余倍

   2023-10-05 互联网2170
核心提示:  简要内容:两年前笔者认识金建梁的时候,他还是股市中典型的小散户,是在屡次下岗、屡次职场上碰壁后,迫不得已才投奔股市的

  简要内容:两年前笔者认识金建梁的时候,他还是股市中典型的小散户, 是在屡次下岗、屡次职场上碰壁后,迫不得已才“投奔”股市的。“任何生意没人做的时候,你去做了就赚钱了;等大家都来做了,就没钱赚了”———这是金建梁做摩托车载客生意悟出的道理。

  既没有做波段,也没有抓住一些热门股,1个本金不到10万元的小散户是怎样在两年时间内获得10倍收益的?

  两年前笔者认识金建梁的时候,他还是股市中典型的小散户, 是在屡次下岗、屡次职场上碰壁后,迫不得已才“投奔”股市的。那时,他的本金还不到10万元。

  当时,笔者听说他的遭遇后,心里还挺纳闷的:一个大男人,就靠着区区几万块钱, 能通过股市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吗?可最近听朋友说,在这轮大牛市中, 金建梁踏准了节奏, 在两年时间中将自己微薄的几万元钱翻到了 100 万, 以实际行动通过股市拥有了财产性收入。 惊诧之余,笔者深感敬佩,于是约金建梁一聊, 听他讲述了自己平凡而又动人的真实故事。

  两度下岗 被迫下海

  金建梁是 74 届中学毕业生,在那个“停课闹革命”的年代,中学毕业只有两个去向,如果进工厂,那么他的弟弟就要去农村; 如果他去农村,他的弟弟就可以去工矿。憨厚的金建梁选择了去农村,将进工厂的机会留给了弟弟。

  在农村“战天斗地”了几年后,金建梁回城, 被分配到上海第一丝织厂,成为了一名工人。为了弥补知识的不足,他白天当工人,晚上进虹口区业余大学学习在当时属于很热门的“电脑信息”专业。 好不容易大专毕业了,文凭到手了,但英雄却没有了用武之地———金建梁所在的第一丝织厂倒闭了。

  金建梁第一次尝到了下岗的味道。 在当年, 下岗是件很恐怖的事儿。金建梁顿时感到六神无主:自己还年轻,往后的大半辈子怎么过?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一个大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倒啊!他把希望寄托在再找工作上。

  经过努力,金建梁又上岗了,来到上海玻璃厂当上了工人。 可是好景不长,玻璃厂也“摇摇欲坠”了,这下金建梁彻底醒悟了过来。 由于他已经经历过一次企业倒闭, 心理承受能力比其他人要强些。 在工厂将倒未倒之时,金建梁花 6500 元买了一辆“幸福牌”摩托车,干起了摩托车载客的营生。

  在上世纪 80 年代,摩托车载客生意还是比较好做的, 一天下来基本上有 100 元的收入。 虽说听上去看起来,这摩托车载客不像个“合法生意”,可是,横竖当时法律既没规定摩托车不能载客, 也没规定能载客,只是市场有这个需求,行业也就应需而生。 当时的金建梁已经顾不上这生意是否“合法”,是否体面了,管它呢!两度下岗,改革开放的成果没分享到, 却承受了两次产业调整的痛苦,金建梁变得格外实际。男子汉养家糊口天经地义!就这样,从小唱着《国际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长大的金建梁懂得了自笔者谋生的道理, 一个人只有靠自己,才能赢得生存机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