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买了20套房
大学毕业后,虽然做过很多工作,甚至同时兼几份差,但真正为阿汤哥赚到大钱的,却是房屋租赁。
“上大学时一直租房住,当时我就想,有朝一日,我也要当房东。” 1998年,阿汤哥贷款买了人生的第一套房。2002年结婚后,小有积蓄的汤惠民敏感地发现台北的房租越来越高,再加上妻子是公务员,可以享受银行非常低廉的贷款利率,于是他试着购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分隔成多间出租。结果那一年房租非常高,马上就有了收益。“在台湾,自由职业者是贷不到钱的。但公职人员不同,有政府担保,跑不掉,所以贷款非常优惠,利率只有1%~3%,买房后,房租还贷都有剩。但每笔贷款如超过规定额度,就会提高利率,所以我只买小户型。”
初次试水成功后,按照这套思路,第二年,汤惠民又陆续买了19套房子分隔出租,成了名副其实的“包租公”。“每间房子的租金在1000~1200元人民币,你想,我有20套房子,每套又分隔成两三间……而我每个月才还2万元贷款。”
但第三年,汤惠民改变了思路,只买了一套房子,并且装修后立即卖掉。“这套房子挣了二十几万元人民币。当时我发现台北的房租开始下滑,判断房地产未来几年将不再景气,所以决定收手,除了第四年又买了一套做工作室,就再也没有买房。”
2012年3月,汤惠民又卖了7套房子,把贷款全部还掉,剩下的钱拿到大陆投资。“现在台湾就业率低,外来人口在减少,空屋多,贷款买房出租已经不划算,所以我决定切掉一部分。”
“我当时卖急了,否则还能多卖些钱。”“那为什么不等一等?”“我觉得投资不可能每次都踩在最高点,所以一定要知足,只要符合自己的心理价位就好。”汤惠民淡淡地说。
现在汤惠民手上还留有13套房子,“这13套地段太好了,放在那里养蚊子也赚钱,而且放得越久越值钱”。汤惠民笑言:“台北类似北京,外来人口多,大部分人买不起房,都是租房。我最长的一个房客,已经租了8年多,每月租金约2200元人民币,虽然现在房租整体在下降,但他从来没让我降过价。”
“投资房屋租赁,和我早年曾经学习过土木工程有关。我知道哪些问题租客会在意,而哪些只有买来自住的人会在意。哪种房子好租,哪种房子好卖,我都会有个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