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晚婚时代来临 80后结婚成本是60后263倍?

   2023-12-16 互联网1640
  专家观点

  结婚:别“太挑”,也别“太凑合”

  晚婚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实。记者采访了解到,或许许多人晚婚是因为真爱难寻,但是这些因为寻找真爱而耽搁了时间的“剩男剩女”,在现实中并不能都找到合适的意中人。许多的人最后不得不因为种种压力而“凑合”结婚。南京高级婚姻分析师田园认为,婚姻切忌“太挑”,或“太凑合”,否则都可能给未来埋下隐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邱建新则认为,迟迟不结婚,有可能造成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家庭观念的淡薄

  “左顾右盼”“凑合讲究”

  可能给未来埋下隐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高级婚姻分析师田园认为,如今的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不可避免地与双方对物质要求的提升有关。

  “姑且不谈祖父母辈,就是相比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父母辈,如今年轻人的自我要求和对伴侣的期望值,都有大大提高。不少小伙,因为觉得自己没有一定的事业基础,而迟迟不愿结婚;而一些女性,在没有‘看得见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因把握不准伴侣的未来发展,而不敢把‘事’定下来。”田园说。

  拖来拖去,这就使得30岁,成为不少单身者的一道“坎”。“30岁以前,总想‘再挑挑’。”今年35岁的南京白领陆先生坦言,一过30岁,父母的催促,加上周围越来越多的人组建家庭,自己的结婚愿望也就变得越发强烈。”他苦笑着表示,早就“降低了标准”了,以前还谈“眼缘”和“感觉”,而如今的打算是,看到个年龄差不多、职业稳定、长得又“过得去”的女生,就赶紧把事儿办了。

  相比于男性,女性及她们父母抱着“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的慎重想法,具有更强烈的“不安全感”。在房价“扶摇直上”的现代社会,房产成为了一道“门槛”,将很多优秀的无房男士挡在了外面。等到被贴上了“大龄”标签,不少人这才开始反思当年的“左顾右盼”。顶不住亲友的压力,一些人便匆匆地“凑合”结了婚。

  “慎重是应当的,压力也是正常的。但切忌‘太挑’,或‘太凑合’,这些都可能给未来埋下隐患。”田园援引最近被讨论很多的刘涛和李安妻子的例子,她认为,这两人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年轻女性借鉴学习为什么要结婚,什么叫“夫妻之道”,以及什么叫“女人的智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