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保单生效最少两年以后,才具有现金价值;缴费不满两年的,保单的现金价值几乎为零。缴费时间越长,累积的现金价值相应越高。
又到一年“3.15”,在保险天地论坛中,有关“退保损失”的帖子最多。而大多数买过保险的消费者在谈论保险时,都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原因无他,就是保险代理人当初在卖保险时,承诺的是“投保自愿,退保自由”,但真正要退保时,面临的却是本金的损失。
如刘先生在论坛发帖子说,他在2009年1月初,通过保险代理人买了一款终身寿险产品,年缴保费1080元,缴费期限为20年,现已缴纳4年,共计缴费4320元。今年2月底,他因为经济原因,想解除保险合同。但保险公司的回复却是,按该款终身寿险产品现金价值表的标准,只能退还保费2600元。
刘先生不解,自己明明交了4320元,就算保险公司不给利息,为什么退回的保费只有260 0元呢?而要回答刘先生的疑惑,就需要从寿险产品的现金价值谈起。
现金价值不等于所缴保费
现金价值又称“解约退还金”或“退保价值”,是指投保人终止保险契约,将领回以前多缴付的保费与利息积存金。而保险公司在客户第一年退保时,往往是将保费扣除手续费后的结余退还给他们。
现金价值,并不等于客户所缴的保费。一般来说,现金价值随着投保年数的增加而逐年递增。开始几年,现金价值少于所缴的保费总额,随着投保年限增加,两者的差距逐渐缩小,甚至出现现金价值超过所缴保费的情况,这样就可以为将来的养老金等分配提供一定的资金。有的客户经常抱怨保险公司“骗人”,“退保退亏了”,其实是不了解“现金价值”和保费之间的区别。
哪些保险有现金价值
既然现金价值和退保金息息相关,那么哪些保险是有现金价值的呢?寿险专家告诉《投资与理财》记者,非消费型的长期保险,才会有现金价值;短期的、一年期的或者消费型的保险,是没有现金价值的。
由于长期寿险产品前期扣除的各项费用较多,所以一般情况下,保单生效最少两年以后才具有现金价值;缴费不满两年的,保单的现金价值一般情况下几乎为零。缴费时间越长,累积的现金价值相应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