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故事:马来西亚80后华裔在华创业的糊涂账

   2023-01-12 互联网7470
核心提示:  中新社广州6月10日电题:马来西亚80后华裔在华创业的糊涂账  作者奚婉婷  来自马来西亚的80后华裔迪特张,在广州生活了

  中新社广州6月10日电题:马来西亚“80后”华裔在华创业的“糊涂账”

  作者 奚婉婷

  来自马来西亚的“80后”华裔迪特张,在广州生活了近5年时间。在中国,迪特张既是一名华裔生意人,也是一名公益志愿者。为了公益事业,他甚至将生意所得倒贴进去,有朋友戏称,迪特张做的生意是一笔“糊涂账”。

  迪特张祖籍广西,祖上定居马来西亚,到他已是第六代。记者10日采访迪特张时发现,他不仅普通话说得好,还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

  2007年底,年仅22岁的迪特张带着创业梦只身来到广州。迪特张回忆,当时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他先到一家外贸公司打工,积累了一批客户资源。随后,迪特张开始自立门户当外贸公司老板。“创业一年后我便赚到了20多万元人民币,可惜一次失败的投资让这笔钱化为乌有。”迪特张懊恼地说。

  失去“第一桶金”的迪特张并没有因此放弃在中国创业的梦想。2010年,迪特张在广州开了一家马来西亚风味餐厅。“到广州开马来西亚餐厅是我的梦想,我一直想把正宗的马来西亚美食带给广州的民众,让他们从美食中了解马来西亚,餐厅的厨师都是我专门从马来西亚请过来的。”

  在迪特张眼里,美食是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最好方式,他最擅长做的是马来西亚特色菜“功夫河粉”。迪特张会跟每个到餐厅吃饭的中国食客聊天,问他们对马来西亚菜肴的看法,也乐意跟食客们分享马来西亚的人文风情。

  马来西亚餐厅除了是迪特张的生意外,还是他在中国做公益活动的“资本”。迪特张说,他经常把餐厅的饭菜打包,然后带领志愿者到火车站等地,为流浪者和残疾人送上热乎乎的饭菜。

  “那时朋友都说我做的是"糊涂"生意,没赚到钱还要倒贴做公益活动,但我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每次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饭时,他们脸上那种既惊讶又感激的矛盾表情令我毕生难忘。”迪特张说,“在我创业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有不少人向我伸出援手,现在我有能力了,为什么不帮助有需要的人呢?”

  由于经费不足,迪特张的餐厅在今年初被迫关门。迪特张告诉记者,现在他正准备与朋友合伙到香港经营酒店生意。

  迪特张的新生意,仍与公益事业紧密联系着。“我还是忘不掉那些在广州跟我一起做公益的志愿者们,虽然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不能跟他们一起工作,但我会延续那份公益热情。”迪特张透露,他计划启动一个“光明之旅”的公益活动,带中国内地的残疾人到香港游玩,迪特张的新酒店将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到时候他还会在香港召集一些义工,共同为这些残疾人“圆梦”。

  迪特张在读大学时首次到中国旅游,第一站即选择了广州。后来选择到广州创业,他认为这座城市除了能给他带来很好的环境外,还包含着一份“曾经来过”的亲切感。

  “虽然我准备到另一座城市开启第三次创业之旅,但我承诺,一旦赚到了足够的钱,我还是会回广州重新开一家马来西亚餐厅,给广州的志愿者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公益平台。”迪特张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