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房子那点事:200万租70年 安家旅馆又何妨

   2023-05-12 互联网3840

  租房不是长久之计

  西北平原陕西咸阳

  刚来这座城市,一个人,租房。在一户民房的二楼。是个单间,空房。里面除了灰尘,四壁空空。看房时,见墙角有个蹲式便坑,窃喜:可以不必半夜出外找厕所了。可是,待买好家具搬进来时,发现那便坑被房东拆堵了。郁闷、生气。减了20元房租,才缓过劲来。房租每月100元,水电、取暖费另算。住了近两年,还常请善男信女光顾,吹牛、聊天,轻松、自在。算下来,真没花啥钱。

  老婆、孩子来后,为了让他们过得舒适、体面,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一个家属区租了套房。六楼,两室一厅,带全套家用电器、家具,每月房租850元(不包括水电和取暖费)。房在一家老国营厂区,企业面临破产,人心浮动,但旧体制遗留下的陋习,无形中被个别好事者传承下来。这些人虽然早失去了昔日的风光和身份,没了骄人的收入,许多人甚至靠政府“低保”度日,却喜欢变着花样歧视我们这些“外来户”。收这费那费他们不重样,水电费更是加倍。这样一年下来1万多元,待五年后搬家撤离,老婆掐指一算,不禁惊叫失声:“妈呀!六七万元没有了。 ”那六七万元的血汗钱,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挣来的啊!难怪房东夫妇,每年春节都要请我们去他们家吃顿饭。

  钱是啥?我认识的一个老板说:“钱嘛,纸嘛!”于是,一边忍住心疼,一边安慰老婆:钱毕竟是身外之物,花了还能赚嘛。老婆很相信我的能力,因为我终于按揭了一套商品房。房子不错,130平方米,跃层,在四楼。宽敞、明亮、漂亮,装修入住后,犹如宫殿。

  住上了漂亮新房,一直惶惑的灵魂却似乎并没安妥,因为压力随之大增,感觉每月都在忙着筹钱、交款、还贷,“房奴”的滋味,压得老婆总在不断地提醒我:“30年,几十万元,啥时才是个头呀。 ”我心里发虚,嘴上却依然硬拱:“愁啥?弹指一挥间。”我们就要学那个美国老太太,潇洒地进入“超前消费”时代。

  没有丰厚的家底,又没有固定的收入,更没有天降的财运。在受市场影响又连遭几次变故后,我脆弱的家庭经济瞬间就陷入了危机。为了保住房子,四处借贷,害苦了亲朋好友。硬撑了不到5年,终于坚持不住,赶紧低价转让,仍欠下一屁股债。当不得不又租住进嘈杂便宜的民房,过起见不得熟人的赤贫日子时,才终于有所醒悟:生活毕竟不是赌博,房子也并非生钱的仓库。要知今日,何必当初?

  这次不顾经济实力的贸然“按揭”买房,给了我沉痛的教训。但是,在中国社会,还是得买房。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心里总空落落的。租房,就意味着漂泊无着,像无根的浮萍。只是买房,切不可贪大求洋,必须量力而行,而且最好不要按揭。按揭,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股市上的被“套牢”。那传说中“超前消费”的美国老太太的生活方式,我们最好还是别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