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限购两年 到了你的买房“底限”没?

   2023-04-12 互联网4080
  探讨

  房地产“版图”改变

  本土房企或面临转型

  限购后很多小型房企或很难扛过一到两年的资金周转期,很难腾出资金做后续开发和拿地,这时候资金实力雄厚的上市房企往往可以趁机包抄,低价拿地。”地产专家韩世同表示,限购更有利于大型房企开发。限购两年,佛山的房地产“版图”也被改变:中心城区难觅本土房企“倩影”,佛山房地产市场成为外来大佬的主场,曾经风光的一些本土房企要么退居“二线”到镇街开发,要么悄然隐退。

  佛山限购前,能兴、东建、丽日都是本土主力开发商,他们在中心城区开发的项目口碑都不错,但限购后除了原有的项目,很难看到其他新项目。而在佛山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几个区域,如佛山新城、金融高新区等,万达、保利、万科、创鸿、中海等外来开发商的项目,占据了最核心的位置。

  土地是房地产的根本,细心的人很容易发现,这两年佛山土地拍卖市场,很难看到本地开发商“发声”,得意的往往是那些外来“大佬”们。以去年为例,总价地王排行榜前五名无一家本土房企。

  “现在推的土地面积都比较大,总价很高,对土地要求比较严格,本土房企一是资金不足,而是缺少开发大项目的经验和把控能力。”佛山长信地产负责人徐伟钊表示。

  记者注意到,本土房企正面临转型,早前一些拿地勇猛的陶瓷企业,明显放缓了拿地节奏,有些企业缩回到大本营南庄开发,放弃了进军中心城区的梦想,一些小型房企转型做房地产的配套服务,不再开发项目,更多的是地产公司之间或地产公司与家居企业“抱团”求发展,比如丽日、东建、钜隆地产与家居企业合作,开办家居卖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