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 或者不见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2010年,光头葛优的一部《非诚勿扰》,带火了仓央嘉措的诗,也创造了几句“冯氏幽默”的台词。
戏谑的网友,曾改出了楼市版:“怕,就像入股市,逛楼市,你不知道门后是五彩世界还是万丈深渊,就怕一脚踏空,就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散婚姻不散房子。”“你能对着楼市发誓,无论它将来多么深跌,多么高涨,多么白给,你都不再看它一眼吗?”
谁也没想到,在2013年的春天,嬉笑之语成了真。面对调控加码下的未知未来,买不买、离不离、怎么买,都在人们心底拧成了一个个结。
箱底钱是买还是留?
“40万元,咱爸妈压箱底的钱了,是买还是留?”开了数十次的家庭会议,北京夫妇小黄两口,还是没讨论出子丑寅卯,“我们就是最典型的纠结族。”手持40万元到50万元的首付款,是入市还是等等?是买新房还是二手房?面对政策变化未知的楼市前景,许多购房人总觉纠结,这房价和房款,总是难两全。
今年30岁的黄女士和丈夫,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事业单位工作,月入3000元。因为没房,小两口至今仍分别住在父母家,过着“同城分居”的日子,所有的念想就是“啥时能置办上一套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