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
“资深房奴”
状态
终于熬出了头
10年前,程先生大学毕业,从陕西老家来到上海某IT公司工作,先后贷款买过两套房的他可算是上海的“资深房奴”了。尽管目前还身背几十万的房贷,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比新房奴们幸运多了。“两次买房时都觉得房价太高,但后来看看,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高点上。 ”
程先生的第一套房子购于2004年,他用工作两年的存款,加上父母的资助,凑足了10多万的首付,贷款买下了中山公园附近一套30多平米的二手房,也正式开始了他的房奴生涯。
2007年底,妻子怀孕,母亲准备来上海照顾,30平米的小房子显然没法住了,换房计划摆上议程。 “当时上海的房价很高了,市区要2万多一平米。 ”无奈之下,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房价较低的地区,最终选中了一套锦江乐园附近147平米的大户型二手房,精装修,210万。幸运的是,程先生原来住的那套小房子,身价也从30多万涨到了65万,承担了首付和税费支出的大部分。
100多万的公积金和商业贷款,使得他们每月要面对9000多元的月供,即使在现在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夫妻俩的公积金可以冲抵一部分,但每月收到银行扣款的短信,还是肉痛得很。 ”程先生说。
这一高压状态在2009年至2010年得到了改变。“2009年出了个政策,所有存量房贷都打85折,加上降息,我们的月供顿时少了好几千! ”程先生介绍到,2010年,他又拿手中的一大笔存款去办理了提前还贷,还掉了商业贷款的一半。那之后连着几个月,他都没有再收到银行扣款的短信。 “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咨询后才发现,我们两人的公积金已经可以抵掉所有贷款,不用再另外扣钱了。 ”
程先生深感,终于在房贷压力中熬出了头。不过如今已经从“房奴”荣升“孩奴”的他,思考的是,如何在房价高企的当下凑钱买套学区房。
身份
“蜗居青年”
状态
买房没戏,租房受气
“实在受不了,只能搬家了。 ”租约到期后,小邱迫不及待的搬出了原来的出租屋。前年毕业后,他来到上海,供职于某网络媒体的上海分站。他告诉记者,自己其实是一个懒到极致的人,只要还能对付的就保持现状懒得折腾,如此大费周章的搬家,主要就是因为自己有个“极品”房东。
“我的血泪经验就是,决不能跟房东同住。 ”小邱向记者介绍,自己此前租住的是卢湾区的老房子,他住一间,房东住一间,本来以为没有大碍。没想到,房东是个中年妇女,经常不打招呼就进他的房间。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上,也是各种摩擦不断,时常被房东挑剔念叨。小邱表面上还是和和气气,心里却已不满许久。今年上半年,房东儿子也回来住了,让他更感不便。
上个月,房子租约到期,小邱重新开始找房子,有了上一次租房的教训,这一次,他决心一个人住。 “合租肯定会便宜很多,但是都是陌生人,不稳定,随时可能会换人,不如找远点的地方一个人住。 ”最终,他在内环外租了一个小面积的老公房,月租2500元,加上宽带费等必要生活开支都要独立承担,压力一下增加了不少,其他方面不得不收紧开支。
房租越来越贵,是否考虑自己买房呢?小邱表示,其实在去年的时候他妈妈就在电话里催他买房子,说家里出些首付。 “我当时就报了一下单位附近的房价,把我妈吓得当场没话了,即使买稍远点的区域,首付钱都够我在东北老家付一套120平房子的全款了,再说我一个人也没有能力还贷。 ”那以后,家里没再提买房的事,小邱也继续租着房子。
直到今年,在租房问题上越来越不快,房东也屡屡暗示涨价,小邱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有套房的好处。算了下自己微薄的存款、父母能够资助的数额以及今后还贷的压力,房子预算最多只有100多万。跑了很多嘉定、松江的楼盘和二手房,漫长的通勤时间,让小邱迟迟没有出手。
不久后,上海市房管局的一纸通知倒是让小邱不纠结了,非沪单身不能买房,他被限购了,买房计划彻底没戏了。 “不结婚不能买房,以后再说吧,走一步算一步,房价和房租再涨也没办法。可笑的是,现在多数人结婚还都要求‘有房’。 ”小邱很无奈。
值得注意的是,论家庭和自身条件,小邱在他的同学中都不算差,更多他的同学和同乡已经逃离了北上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