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北京市民称生活压力加重 房价物价等为源头

   2023-10-05 互联网2160

  蓝皮书写明,“作为地方财政收入大头的税收,增速年年超过GDP增速,更是大大超过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不利于增加居民财富宗旨的实现”。

  【房价】

  对比调控目标房价仍居高不下

  分析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比上年下降6.3%,实现了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上年相比‘稳中有降’的控制目标”。

  蓝皮书强调,与中央房地产调控的目标相比较,北京房价仍然居高不下。

  此外,蓝皮书指出,虽然北京城镇居民自有房率接近90%,但是大多数只有自住的一套房,因此房价上涨对于这类居民只有心理满足感而无实际意义。而对于新进入北京的年轻人,高房价相当于”剥夺了“自己和亲人收入”。

  今年前几月,北京房价有反弹迹象。蓝皮书提出预警:“房地产业关系到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商业银行的利益,经济一旦出现下行压力,就有可能放松房地产调控”。

  【交通】

  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常被忽视

  蓝皮书统计,目前北京一半以上的出行量集中在三环路内,核心区小客车出行比例与日均行驶里程均超出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对于出行结构问题,蓝皮书分析认为,症结在城市规划失误:早在1993年北京就规划建设14个卫星城,2005年明确重点发展东部通州、顺义、亦庄三个新城,但由于新城的功能定位、措施不配套等,最终形成多个功能单一的“睡城”。同时,中心区的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蓝皮书指明了路径: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即对大型开发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但蓝皮书同时提出,北京几年前就开始实施交通影响评价制度,但实际运作中常忽视,“关键问题是交通规划无权威性、交通影响评价无影响力。调整城市土地利用形态、改善城市结构、改变中心区交通状况,实现难度较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