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7000,心却在路上 工程师辞职“裸游”
人力资源专家:代价不小,不是人人都学得来

“裸游”归来的罗彬 见习记者 马晶晶 摄
□现代快报记者 是钟寅 孙玉春
11月4日,80后小伙罗彬结束“裸游”,回到南京,这两天他在街上摆摊卖旅游纪念品。他打算卖掉这些东西,把钱捐给贫困学生。这半年,他走了中国9个省,走访了12所山区小学。
与罗彬相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辞职去旅行”挂在嘴边。但人力资源专家指出,“裸游”无罪,公益值得赞赏,但这样的代价不小,并非人人能这样潇洒。
工程师辞职骑行万里
28岁的小伙罗彬,原是南京高淳一家民企的弱电工程师,平均月收入7000元,工作也很稳定。在朋友眼中,他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小白领,人很仗义,能力也强。父母眼中,儿子应该趁着30岁之前,赶紧结婚买房,娶妻生子。但罗彬没选择买房买车找媳妇。今年4月,他辞掉工作,选择了“重走一回青春”。
他花了8000元组装一辆自行车,网上召集了3名队员,从南京出发,骑向大西北。出发前,他没敢告诉家人,只说“出去玩几天”。上路后,他才向父母告知实情。半年时间里,罗彬和队友们一路向西骑行,到达新疆后往南走,到达西藏,最后去了云南,路程达1万公里。对罗彬和队友们来说,这不是单纯的旅游,更像是一场苦修。
“路上很精彩,也很辛苦。从新疆到西藏的路最难走,搓衣板路,大风能把人吹倒,没补给,只能天天啃馕饼。”新藏线公路上,太阳毒辣,他们带了几十包榨菜,用来泡水喝,以补充汗水损失的盐分。一包榨菜放进1.5升的塑料壶里,泡了两次水后,没味道了,才舍得把榨菜捞出来吃掉。到后半程,榨菜都吃完了,他们只能向修路工人讨了半包盐,冲淡盐水喝。若不补充盐分,人就没力气,根本骑不动车。
十几天后,他们终于看到集镇,在小店里各自点了一碗面条,4个队员端着面条相视流泪。罗彬说,“也不知道怎么就哭了,眼泪哗哗地淌,可能是感觉太艰难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