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开上宝马车 细数不起眼却赚钱的小行当

   2023-05-12 互联网3580
  市场之手托起蓝领春天

  本报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教授王长城表示,蓝领薪酬追上白领是劳动力市场体制转型的结果。目前,人们过多追求高层次、高素质教育,而对低端技能教育关注少,导致蓝领岗位劳动力不足,而市场只能通过提高工资等方式调整这种结构性矛盾。因此,劳动力市场呈现了倒金字塔结构。

  随着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人们从“文凭风”转变为“能力素质论”,工资结构将呈现白领总体比蓝领高的合理区位,当然,有些特殊技能的蓝领工资由市场规律决定,受供求关系变化,工资不会比白领低。

  这种现象可以转变当下人们的“唯文凭论”,重新调整观念,教育培训模式也将引起变化,国家不能一味发展高学历教育,也要加强基础职业技能教育。

  武汉大学社会学家周运清教授也认为,当今社会,有些蓝领的收入超过了白领,并非普遍现象。只能说,有些蓝领的收入比有些白领的收入高。之前,技术类工人价值本身被低估。现在,出现一些蓝领薪酬追白领,大幅上涨也是本身应有价值的凸显。

  湖北省人力资源中心招聘部部长刘建全认为,大多数人怕伤面子,而不愿从事这些“默默赚钱”也是辛苦赚钱的工作,况且没有底薪和福利。但很多老板都是从干苦活开始,随后创业致富的,万不可瞧不起这类工作。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是很多人所不及的,也正是他们最后能成功的原因。

  温州人的铆劲

  记者有一个朋友,10年前从湖北到浙江温州工作,休假回来时讲述了一个令他感触颇深的故事。

  温州的居民区和武汉一样,有很多便民的小卖部。但和武汉不同的是,只要居民一个电话打来,哪怕是一盒火柴,店主随时都无条件送到高楼上。朋友感慨,“可能也就挣几分钱”。这就是温州人的赚钱方式,既能当老板,也能睡地板。

  温州人敢干,这是人所公认的事实;温州人吃苦,这也是人所公认的事实。正是这两个事实,构成了温州人成功的基础。

  曾有美国学者说,温州人有一点尤其令他们佩服,那就是吃苦精神。温州人到了美国,什么技术都没有,甚至连英语都不懂。就凭着那种勤劳,孜孜不倦地干,不断积累财富。攒够了“第一桶金”,他们就自己开店,都觉得自己要当老板,不甘心打工。就这样,他们竟然在美国能够成为百万、千万富翁。

  近代以来武汉城市的发展史,积淀数千年的楚文化,体现出武汉人敢于争先、敢于探索的文化性格。我们城市的历史因此写下一个个让人自豪的记录。记者采访过程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也看到了武汉人一种奋发的精神状态,这才是真正形成推动武汉发展的精神力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