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知:女人越有钱就越无情?

   2023-01-12 互联网7890
核心提示:  心理学实验和研究显示,与以往的认识有所不同,占据的财富越多,人可能越会失去同情心,对旁人漠不关心,变得更加贪婪。考虑

  心理学实验和研究显示,与以往的认识有所不同,占据的财富越多,人可能越会失去同情心,对旁人漠不关心,变得更加贪婪。考虑到日渐加剧的贫富分化,财富和同情心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越发重要。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衣食足而知兼济?这种传统认识并不一定有道理,研究发现,越是有钱,就似乎越没有同情心。

  2月27日发布于《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 研究 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保罗·皮夫(Paul Piff)和达契尔·克特纳(Dacher Keltner)就社会阶层高低(根据富裕程度、职业声望和教育背景划分)是否影响同情心大小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发现富人豪车更不尊重行人和交规。为了究明财富和自私心理之间的因果关系,皮夫设计了实验,先让参加者与比自己富或穷的人相比,然后任由他们取走糖果,同时说明剩下的会送给邻室的孩子们,结果那些与穷者比较的人拿走了更多糖果(与低估自己社会地位的人相比,高估自己的人拿了两倍的糖果)。

  在2011年12月发布于《情绪》(Emotion)的 报告 中,克特纳发现不那么有钱的人更愿意表达同情心,即使摒除了性别、种族和信仰因素之后也是如此。克特纳和同事让不同收入和教育程度的参加者观看两段视频(一个视频描述如何建造露台,另一个视频描述受到癌症折磨的儿童),同时记录他们的心率,之后讲述自己的感受。结果较低收入的参加者对癌症儿童更加同情,而且变慢的心率也显示他们看视频时更加专心、更受感动。这些研究表明富人在体会他人感受和同情他人方面做得更差。然而,这是为什么?难道缺乏生活资源不会引发自私心理吗?

  皮夫猜测,经济处境越独立也越使人忽视旁人的感受,越以自我为中心,不关注他人(比如和人交互时看手机,或者在纸上乱画)。此外,富人更认同“贪婪是好事,是正当、有益、道德上情有可原的”,这也导致了自私心。

  考虑到美国日渐加剧的贫富分化,财富和同情心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越发重要。财富增加伴随同情心减少意味着,掌握权力和财富的人有可能不会关心和帮助穷人,而是做出更多不道德的行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