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真相
虚假宣传愚弄顾客
这两天,这家珠宝店内的人并不是很多。笔者听到几个消费者抱怨可选择的余地少,真正如宣传所说的钻石又是猫腻太多。
“有很多首饰盒空着。”一位没买到想要的特价钻戒的消费者悻悻地说:“看上去好像刚刚被卖掉,但实际上一大早开门这家店很多商品就是空着的,我转了一圈,也没看见中意的,什么超值大优惠,什么抢购之类的都没有,营业员老让你赶快决定赶快买,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这家钻石店门口放置着醒目的红色宣传牌,上面写着30分钻石1999,市价8900;50分钻石6999,市价18000。的确,以市价四分之一的价格购买钻石的确诱人,这也是大部分到店内光顾的顾客所看重的。
但实际上钻石的市价又是多少呢?据调查,一颗VS净度级别的、EX(完美)切工、颜色为D-E(极白)的30分钻石,附带GIA证书,市场均价在3200元左右。而一颗切工、抛光、对称都为EX(完美)级别的50分钻石市场价为11000元左右。距离商家宣传中的市价6999、18000有很大差距,更不要说自己的垃圾级的P级裸钻与之相比了。商家故意抬高市价造成自身价格优势倾销P级钻,这种欺瞒消费者的行为和拉高原价随后打折的行为一样,都是极其恶劣的。
一直以来,钻石的定级、加工、加价都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行业秘密。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钻石分级定价知识不了解,大肆倾销低质钻石,并利用故意在宣传中抬高市场价,模糊自身钻石品级概念,炒作自身超低价的行为欺骗消费者,然后在裸钻装配戒托环节加价销售形成暴利。消费者购买过程中在经历了失望之后,也会对这种商家自欺欺人的拙劣表演有所警醒。
行业揭秘
“暴利生存”下的潜规则
P级钻石:P级钻石业内普遍称之为“垃圾级”钻石,这样的钻石除了能割玻璃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宝石级珠宝的特性。杂质、裂隙都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用肉眼观察看到,P级钻石刚度不够,净度有很大缺陷,一般不作为珠宝来销售。
钻石定级大变脸:有些钻石,国内检测机构出具的证书与GIA出具的原始证书不一致,一般这种不一致都是提高了原来对于裸钻的评级,造成评级虚假拔高现象,原因是GIA(美国宝石学院)出具的是裸钻证书,而国内个别珠宝商在钻石镶嵌之后再去二次送检,在镶嵌过程中将杂质、裂缝挡在戒托与固定爪后,造成评级陡然变高。
钻石证书:除了GIA(美国宝石学院)出具的证书之外,还有国际宝石学院(IGI),比利时钻石高层议会(HRD),美国宝玉石学会(AGS),欧洲宝石学院(EGL)以及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证书。这些证书都有权威性,但各自检测的侧重点并不一样。这些证书都可在官方查询网站上查到国际唯一编码。
钻石利润:一直以来,钻石的利润都不为人知。一颗钻石的终端销售价格通常是成品出厂价的3到4倍,也就是说,流通领域加价率高达200%~300%,一些较为知名的品牌则要400%~500%,甚至更高。中国的钻石零售市场至今不过20多年的历史,但对于全行业来说,似乎都已经习惯了“暴利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