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好声音》声财之道

   2023-01-12 互联网7720
核心提示:《中国好声音》  明晚,《中国好声音》将迎来刘欢组与庾澄庆(微博)组的终极考核。战斗至此,输赢早已不再重要。学员通过声音,


《中国好声音》

  明晚,《中国好声音》将迎来刘欢组与庾澄庆(微博)组的终极考核。战斗至此,输赢早已不再重要。学员通过声音,证明了自己的音乐理想;而《中国好声音》,通过万人空巷的高收视,证明了荧屏霸主地位。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火?

  上周末,借受邀担任《中国好声音》媒体评审团之机,天府早报记者深入节目录制现场,打探台前幕后,独家对话其强大的制作核心成员和宣传主力团队。谜底解开,节目席卷全国的背后,是这些人,头脑与头脑的碰撞,是精神与精神的磋磨,是身体与身体的对抗。

  团队组成

  大杂烩也有小心思

  “好声音”能够受到如此的热捧,除了学员的天籁之音与导师的豪华阵容以外,也与重金引进的节目模式和强大的幕后团队分不开,幕后团队“灿星制作”绝对功不可没。

  CEO田明这样介绍自己的团队:我们团队有两百来个人,有海外归来的,有社会人士,总之是一个大杂烩。而就是这样一个大杂烩团队,却打造出《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华语榜中榜》等当红节目。细节决定成败,田明说:“所有的魔鬼都藏在细节里,就说那椅子,我们一开始也挺纠结,难道也要运过来吗?我还真研究过,全中国好多节目都有椅子,但角度、高低、色彩,评委坐在那儿(用上海话叫)‘没腔调’。所以,有区别,特别值得琢磨。执行力决定成败,我们一直想在执行的细节上越考究越好。”

  工作强度

  每天大多只睡4小时

  “好声音”是核心竞争力,哪儿来这么多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介绍,“核心做判断的是5个人,一名总导演、一名音乐总监、3名副导演。在各地找了2000多个声音,有网上找来的,有当地电视人、导演、音乐人给我们介绍的,有听说这人唱得很好专门去学校、酒吧录的,我们选的时候也是盲听,也担心会因为形象影响判断。从中选出500个左右的声音,分期分批专门请到上海来,在一个统一的录音棚里分别录了一首他们自己觉得最拿手的歌,再从中挑出最后上台参加盲选的160多个声音,整个周期是4个多月。”

  陆伟透露,灿星制作核心成员有15人左右。“1个总导演加3个副导演,每个副导手下还有1到2名基本导演,加上宣传总监等。”陆伟介绍说,成员年龄大致为20多岁到30多岁不等。“今年暑假我们轮番招聘了三四十个实习生,结果大部分都走了,都扛不住了。大部分人每天只能睡4小时,如果不是真爱,很难留下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