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老人多数“伴而不婚” 儿女别当感情拦路虎

   2023-06-15 互联网3200

  儿女顾虑成老人再婚“拦路虎”

  中国社科院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但现实中,他们受到来自家庭、社会以及自身观念等各方面的限制,真正结成连理的却寥寥无几。

  之所以出现老人再婚意愿高但成功率低的巨大反差,有专家指出,儿女的横加阻拦是主要原因。受传统思想或利益因素的影响,很多子女都不愿意老人再婚,有人甚至觉得老人再婚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其次,老人再婚后的赡养和财产问题也让子女们非常纠结。子女不支持、甚至横加阻挠,越来越多的单身老人为了家庭的“和谐稳定”选择妥协。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发现,很多年轻人都对单身老人再婚持谨慎态度,不少人认为,让老人再婚,对不起已故的亲人,在情感上接受不了;也有人认为,老人再婚除了涉及两位老人,还牵扯到双方的子女,事情太复杂,想想都头疼,因此不赞成老人再婚。

  支持老人再婚的人则表示,儿女们不能太自私,剥夺了老人爱的权利。可也有支持老人再婚的人直言,“支持归支持,如果真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可能也不会同意。”

  “伴而不婚”成普遍现象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人生,老年人再婚要考虑的因素比年轻人结婚要多得多。在选择是否结婚登记的问题上,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伴而不婚”。

  北京一家婚姻介绍所的负责人刘素霞女士告诉记者,前来交友征婚的老年人能占到客户总数的20%左右,最后成功的也很多,但真正去进行婚姻登记的却屈指可数。

  据一项不完全统计,北京在以配偶形式共同生活的老人中,未婚同居者占到60%,天津的数据是50%。

  有婚恋专家认为,多数老人选择“伴而不婚”,一是为了规避再婚后的赡养、财产分割等经济问题;二是为了避免子女反对等情感麻烦;三是同居在一起为彼此双方决定是否登记留下了时间缓冲期,让老人在是否登记的问题上考虑得更充分。

  有网友表示,“老人凑到一块,就是为了互相照顾有个伴,登记等那些形式的东西,根本没什么必要。”

  对于老年人之间搭伙过日子的现状,有法律界人士则指出,老年人“伴而不婚”进行的同居其实有很多隐患,没有登记的婚姻缺少法律保护。

  法律专家称,对于各方担心的婚后财产、赡养等问题,实际上新《婚姻法》都有规定,婚后所得财产、婚前财产,夫妻都可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而按照法律,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均按非法同居关系处理。发生纠纷后,各项权益不受法律保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