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现“树脂鸡蛋” 七招辨别真假鸡蛋

   2023-01-12 互联网7120

  揭秘:人造鸡蛋制作流程

  假鸡蛋的蛋壳由碳酸钙、石蜡及石膏粉制作。而蛋清、蛋白则主要由海藻酸钠,再加上明矾、明胶、色素等制成。

  蛋壳是由纸和硅胶制作,把硅胶和固化剂调匀,反复刷在鸡蛋和纸片上。一个多小时后,硅胶变硬。将纸片的外侧剪开,把包在里面的真鸡蛋取了出来,这就变成了蛋壳模具。

  首先用一些已经浸泡过的海藻酸钠水溶液,调节浓度,搅拌均匀,一会儿就形成一种看上去微白透明,和蛋清一样有黏度的液体,这就是“鸡蛋清”了。

  然后,把这种液体分出一部分,加入少量的柠檬黄食品色素,调节颜色的深浅与鸡蛋黄的颜色近似,再将这些液体装入球型容器,迅速放入溶解了氯化钙的水中,不到一分钟,“鸡蛋黄”外面迅速形成一层透明的凝固物,“鸡蛋黄”就成形了。

  接着将“蛋黄”放入“蛋清”中,再放入事先用碳酸钙做的蛋壳中,封口后,一个用化学原料制作的完整“鸡蛋”就完成,前后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

  有的造假者为让“鸡蛋”看上去更逼真,造假者会在“蛋黄”和“蛋清”中加入一些明矾和明胶,有的人甚至在“蛋黄”中加入淀粉、面粉或蛋黄粉,以便使“鸡蛋黄”煮熟后口感更逼真,根据蛋黄颜色的不同调节,还可以做出咸鸡蛋等。

  据称,1公斤的海藻酸钠售价在几十元,能制作出150公斤的假鸡蛋,加上其他费用,1公斤假鸡蛋的成本才几毛钱。

  化学原料制造假鸡蛋 多食伤身。

  由于假鸡蛋是由树脂、淀粉、凝固剂、色素等化学原料制造,蛋黄是色素和树脂制成。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内虽然对人体影响不大,但吃多了会伤胃。假鸡蛋毫无鸡蛋味,对身体无任何营养和好处。柠檬黄会导致人的神经系统,有兴奋的作用,特别是儿童吃了以后会出现多动症。明矾里含有的铝对人的智力发育也有影响,长期食用会造成大脑记忆力衰退、患上老人痴呆症等。

  除了“人造鸡蛋”外,市面上还出现一种注水鸡蛋。早前就有消费者爆料,自己从早市买回的几斤鸡蛋,敲开以后发现鸡蛋里有一陀冰,接连打开三个鸡蛋,都是这样。最后发现所有的鸡蛋的顶部都有一个小孔,估计是商贩用针头往里煮水,去坑害消费者。

  工商部门:建议市民提防流动摊点

  针对此事,?河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表示,与真鸡蛋相比,假鸡蛋从外观看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假鸡蛋价格相对便宜,消费者极易受其诱惑。

  “据我们所知,制作这么多假鸡蛋需要大规模的作坊,本地目前尚未发现此类作坊。”工作人员称,他们以前也曾查获过类似的假鸡蛋,这些假鸡蛋有可能是从外地流入,而后采用流动摊点售卖的方式欺骗消费者,因为流动摊点给工商人员监管查处带来很大难度。

  工商部门呼吁消费者在购物时能擦亮双眼,“市民买鸡蛋最好去正规商店,不要贪图小便宜,以免上当。”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如果发现疑似假鸡蛋,可以保留样品及购买凭证,并进行投诉。

  反思:“放心消费”还有多远?

  “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以不变应万变”。这是一位消费者在微博上挂出的个人应对食品安全的“秘籍”。有关专家指出,虽然近年来的食品抽检结果显示食品质量较往年有一定提高,但在继续注重提高食品质量的同时,消费信心也需要重铸。

  广东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说,要让消费者“放心消费”,需要食品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在原料进口、食品生产加工、质量检查各环节都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准则,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从更广泛意义上,假鸡蛋引来万众瞩目,引爆舆情沸腾,引出诸多猜测与怀疑,也只有在诚信走低,假货泛滥的背景下,才可能产生的中国独有之怪现状。对此,做为社会各方面,不能不引起深思。不然,假货横行,加之人们“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到头来,不知又要滋生多少隐患,招致多大麻烦呢!

  消费者信心要逐步依靠市场的诚信度慢慢提升,而诚信建设不仅要依靠企业自律,更需要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方式,通过对食品违法行为严抓不懈,提高督查效率,督促食品企业严守诚信底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