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教母”汤加丽:不是脱衣服就叫艺术

   2023-01-12 互联网7950
核心提示:  导语:汤加丽,国家级歌舞团专业舞蹈演员。8岁开始学习体操,毕业于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曾在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影视表演。 

  导语:汤加丽,国家级歌舞团专业舞蹈演员。8岁开始学习体操,毕业于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曾在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影视表演。

  汤加丽小资料

  生日:7月13日

  身高:165cm

  出生地:安徽合肥

  血型:A型

  爱好:爬山、游泳、听音乐

  名言:吃好饭睡好觉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黑色

  最喜欢的电影:《魂断蓝桥》

  最崇拜的影星:费雯丽

  最开心的事:吃了睡,睡了吃,过小猪一般的生活。

  最喜欢的人:直性子的人,因我这人“头脑简单”。

  她身体的每一处凸起都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汤加丽,就职于国家级歌舞团舞蹈队,学士学位,中级职称。在省体委学习体操,在省青少年运动会上获两枚金牌,并获优秀运动员称号。从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毕业,分至国家级歌舞团担任演员兼教员至今。曾在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影视表演。

  电视剧作品:《康熙王朝》、《银鼠》、《长江刑警》、《古董王爷》、《倚天屠龙记》、《还珠格格3》。2002年6月她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人体艺术写真集,引起了舆论的强烈的反响。

  为《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写序的陈醉先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版过《裸体艺术论》等十余部专著。他介绍说,《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以汤加丽为人体模特拍摄完成的一部厚达120多页的摄影集。这部摄影集以纯粹的、真正意味上的写真方式展示了汤加丽不仅作为一个女性同时作为一个专业舞蹈家的形体艺术。

  在序中陈醉写道,“汤加丽身上的每一处凸起、每一条沟坎都是一种甚富表现力的语言,在生动地刻画出自身的形体结构的同时,还含蓄地传递出一种内在的精神意蕴。往往一根脊椎、一对肩胛骨、一个盘骨以至一节足趾的线条、块面的扭曲承转,都会产生相当动人的韵律。这些,对于学习绘画、对于理解人体解剖结构以及运用它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等等都是很有裨益的。”

  有人说,血型是A型又是巨蟹座的女孩非常保守、念旧,要她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们宁可独自固守着一堆旧物,也不喜欢去冒风险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她们永远属于安分守己、脚踏实地地过日子的人。汤加丽本来就是一个这样的女孩。

  “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写真集”

  如果不是出版了一本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写真集”,她就可以按照以前的生活轨迹继续生活下去。不知道她是应该庆幸还是失望,在一般人看来,作为一个舞蹈演员、一个不太出名的影视工作者,以一本书闻名全国似乎不是一件坏事;但在与汤加丽聊天的过程中,记者分明感觉到这本书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她身上流露出的那种善良、谦和、温柔,使记者凭直觉知道,她不是一个为了出名而自我炒作的人。但是,由于她的书现在看来有些难以见容于相当一部分人的审美取向,她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最“无可奈何的名人”。

  眼前的汤加丽年轻美丽,但却不是让人惊艳的那种,显得有些纤细和柔弱。但就是这样一位“弱女子”引爆了那场关于人体摄影的巨大讨论。

  “不要脸,无耻,肮脏,坏女人,什么难听的都被骂了。”回首当年,汤加丽似乎仍然心有余悸。在2001年,汤加丽的身体像一枚投向人群的炸弹,引发了一场骚乱。在那一年,刚刚二十出头的汤加丽推出了第一本人体写真集《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之后,她的生活变得热闹、痛苦、不可控制。

  “写真是拍给自己的”

  汤加丽从小学习中国古典舞,她说,跳舞的人对自己的身体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感知和认识。因为,每天在舞蹈训练中,她都要面对镜子审视自己。“跳舞,让我觉得身体是可以支配、可以掌握、可以塑造的。”舞蹈中的身体,有一种惊人的魔力。“舞蹈给我一种底气,在舞蹈中,我充满自信,而在平时,我就可能会丧失那种自信。”悲伤的时候随着音乐,跟着情绪,跳上一段后,就能得到解脱。

  《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的出版,无疑是汤加丽的人生转折点。“当初,我拍摄人体写真时,根本就没想到要出版,纯粹是拍给自己的,青春不留白,想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出乎意料,汤加丽强调自己其实是个很传统的人,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么开放。

  第一次拍摄写真是在一间空旷的大屋子里。只有三个人:汤加丽、摄影师和化妆师。与汤加丽合作的第一位摄影师是男性。“当时,屋子里放着音乐,我挺紧张的,有点放不开,不太敢面对摄影师。后来,我渐渐习惯了周围的环境,我面对镜头时,就想象自己是在面对镜子,慢慢进入状态。”拍摄中,汤加丽的心情复杂难以表述:有些羞涩,有些胆怯,又有些好奇。

  “照片出来后,我呆住了,第一个反应是:这是我吗?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审视过自己。”经过几个月的拍摄,图片已经累积到了可出本写真集的分量了,也有人想为她策划出一本写真集。为了能够自己掌握写真集的质量,汤加丽决定亲自去寻找出版社。“我找到了人民美术出版社,这是个非常严肃的出版社,是中国最权威的美术出版社。我是很严肃地在做这件事情。我不是为了赚钱,如果真为了发行量,为了赚钱,那我应该去找更大胆更市场的书商。”

  出版工作很顺利,因为出版人体写真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80年代也曾出现过人体写真集的出版热潮。出完书后,汤加丽回老家呆了两个月,其间风平浪静,什么事情也没有,家里人也不知道她出版了写真集。“我原本也没想过会有什么反响,因为当时市面上的写真集有不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舞蹈演员,有何德何能去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呢?当然也曾想过,在业内可能会引起一些反应。我本以为自己只是扔出了一颗手榴弹,但没想到却变成了原子弹。”汤加丽说。

  几个月后,汤加丽的名字出现在了各种各样的报纸、网站、电视上,她被冠予了“中国人体写真第一人”称号。批评和谩骂之声充斥在周围。

  “曾经想到过死”

  “听到那么多骂声,我觉得很委屈,一开始就想站出来解释,想告诉别人,我不是那样的女人。那一个星期之内,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接受媒体采访。但是没有用,我的话常常被曲解。然后我就什么也不想说了,可是,即使我不说了,各种非议还是依旧存在。事态已经不受我的控制了。”

  “最痛苦的时候,我曾经想到一死了之。”回忆起那段痛苦的时光,汤加丽似乎仍隐隐作痛。因为这本写真集,汤加丽在歌舞团的工作也弄丢了。由于压力太大,她还去咨询过心理医生。

  “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在中国,每个人的身体并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还属于家庭,甚至还属于社会。”《汤加丽人体写真集》也因为社会上引发的那场巨大争论而大卖。首印5000本,后来又加印了5万多本。

  又一颗炸弹

  两年后,汤加丽又投掷了一颗炸弹,她的第二本写真集出版了。

  这次是汤加丽有意为之,是处在低谷状态的一种反抗。“我始终觉得我没有错,所以我出了第二本。我就是想告诉别人,我没有做错。这也是对社会舆论的一种抗议。”

  这一次,摄影师换成了女摄影家石松。汤加丽是个敏感的人,体会到了和不同性别摄影师合作的细微差异。“和女摄影师更好沟通,合作起来也更放松,而女摄影师的拍摄更注重身体本身,更细腻,更包容,而且在造型上甚至更加大胆。而男性摄影师会有一种性的回避。”

  在汤加丽自己看来,第一本写真集更强调动态,更具张力,更强调肢体的语言,更强调艺术设计。而第二本则更加柔美,更女性化,更生活化,更注重身体本身。

  汤加丽:不是脱了衣服就叫写真

  在整个事件中,很少有人用平常的心态来对待汤加丽。“有人骂我骂得很狠,把我踩在脚底下。而有人却把我捧到天上去,说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铲除了旧的思想观念,是女权主义。也有很多人开玩笑跟我说,你嫁不出去了。”其实,汤加丽则更期待人们有一颗平常心。

  “每个人的身体是独一无二的,包括孪生姐妹都不一样。所以我的身体是我的。而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其自然的变化,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享受每一个阶段。

  人体摄影,首先表现的是人体,而摄影在记录人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人’,表现了人内心的东西。”在出版过两本人体写真集后,汤加丽对“身体”、对“人体摄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汤加丽:每个人采访我都问我为什么出这本书,拍这些照片的初衷是什么。每次面对记者我都要澄清一遍,现在这些都成了“车轱辘话”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照片真的是在想帮助别人开拓思路、提高认识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拍的照片。我出版了这些照片却得罪了这么多网友,是我当初根本没有想到的。其实拍人体写真有两方面的概念,一方面为了自我欣赏,一方面纯粹为了出版,现在很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我拍片子纯粹是出于不给青春留下遗憾的考虑,是一种纯欣赏的角度。现在有很多人拍这种片子。当别人都说着人体造型非常美的时候,我心里一直还是很抗拒的,心里还是有点儿打鼓。可是在拍摄的过程中,人家在说服我自己拍给自己看的时候,我忽然发觉这是一项很美好的事业,不是见不得人的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